您的位置:首頁 ->> 政治觀察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第6頁 第7頁 第8頁 第9頁 第10頁 】 
一代宗師 與豬為鄰

http://www.CRNTT.com   2010-08-01 10:53:18  


 
新聞鏈接:

張季鸞其人

  張季鸞(1888~1942),名熾章。中國新聞家,政論家。祖籍陝西榆林,1888年3月20日生於山東鄒平,1901年,父親死後,他隨母親扶柩返回榆林,後就讀煙霞草堂,師從關學大儒劉古愚,得到陝西學台沈衛(沈鈞儒叔父)的賞識和器重,1905年官費留學日本。在20世紀二三十年代複雜的政治背景下,張季鸞以一個報人的身份能夠贏得方方面面的認可,實在是他的獨到之處。

成就

  1908年回國,一度在於右任主辦的上海《民立報》任記者。辛亥革命後,擔任孫中山先生的秘書,負責起草《臨時大總統就職宣言》等重要文件,並且發出了中國近代報業史上第一份新聞專電。因反袁世凱被輔。出獄後,在上海先後任《大共和日報》編譯和《民信日報》總編輯。1916年任上海《新聞報》駐北京記者。1916~1924年任北京、上海兩地的《中華新報》總編輯。1926年與吳鼎昌,胡政之合作,成立新記公司,接辦天津《大公報》,任總編輯兼副總經理,主要負責評論工作。1941年9月6日病逝於重慶。身後有文集《季鸞文存》傳世。張季鸞先生文筆犀利酣暢,在標題製作和版面安排上有獨到之處。他和國民黨元老,大書法家於右任,水利科學家李儀祉並稱為“陝西三傑”。 周恩來、董必武、鄧穎超唁電中這樣說:“季鸞先生,文壇巨擘,報界宗師。謀國之忠,立言之達,尤為士林所矜式。”   

  張季鸞幼年時有點口吃,還體弱多病,但文章卻寫得又快又好。光緒三十一年(1905),張季鸞到日本去留過學,學政治經濟學。1926年9月1日,他與吳鼎昌、胡政之合作,組建了“新記公司大公報”,同時《大公報》複刊,進入新記時期。他做起了《大公報》的總編輯(時稱“主筆”)。在具體的辦報活動中,張季鸞始終堅持對時局進行盡可能公正、客觀的報道和評論。有幾個事例可以說明這一點。1930年早春,蔣介石連續3次圍剿紅軍,《大公報》在追蹤報道中,不乏肯定紅軍的文章,20世紀30年代,國民黨要求各個報刊一律稱共產黨為“共匪”,只有《大公報》從未服從這個命令。1935年,在國民黨一片“剿匪”聲中,《大公報》就發表了範長江采訪延安的稿子,報道了陝北的真相。不僅如此,《大公報》還派曹穀冰踏上去蘇聯采訪的遠途,曹穀冰也就成了中蘇恢複外交前後第一位連續報道蘇聯建設成就的中國記者。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第6頁 第7頁 第8頁 第9頁 第10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