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政治觀察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第6頁 】 
“萬人迎毛主席像”因何出現

http://www.CRNTT.com   2010-07-01 10:14:38  


 
信仰的信仰 

  回歸傳統的祖宗崇拜和聖人信仰,表面上是後現代主義的特征,本質卻是當下中國問題的總集。因此,毛澤東信仰現象,可說是傳統中國信仰之所以延續到當代中國社會的一個基礎;而對於當代中國人來說,這可象徵著當代中國人“信仰的信仰”。 

  “信仰”在中國,常常是指以神人交往、人際交往關係為中心,涉及宗教信仰、道德信仰、甚至是權力信仰的重要概念。這種關係主義的信仰模式,既不以個人為主,亦不是人們常說的集體主義模式,而受制於家族、倫理、文化及其權力關係。因此,中國的神人、聖人交往關係及其信仰方法,雖然是中國人處理群己關係、權力關係和利益關係的基礎,但它卻能使中國人的信仰模式,呈現一種與家族、倫理、社會、權力之間重叠與互動的複雜關係,進而使信仰關係退居其次。它會基於信仰者在現實社會中的身份地位和權力,具體表達為不同的利益和權力的追求。 

  毛澤東信仰現象,實際上是當代中國社會中“信仰政治學”的現代版本,是指以人的信仰及其關懷方式作為“隱喻”和實踐方式,進而展開對國家、政治、權力等現代現象的表述和批判。通過毛澤東信仰現象,我們能夠體會出一種事關中國社會、政治權力乃至改革開放合法性問題的要義。所以,“信仰政治”現象,已逐漸進入當代中國信仰社會學、政治社會學領域。 

  作為權力、社會問題表達方式的中國“信仰”,已在信仰者心目中預設好基本模板或認知框架,以此為基礎來觀察和歸納當代中國的各種問題,進行社會評價和權力分析。如何全面把握這種信仰關係在社會空間中的功能發揮,真正從社會學、政治社會學角度評價各種信仰關係在社會、政治領域內的交互作用,即達成對於信仰關係的社會性理解,以一種徹底的歷史感來認識信仰及其關係結構,應當是當代中國“信仰政治學”乃至“信仰社會學”的基本目標。其中,關於“信仰”在中國政治、思想、精神關懷方式方面的能動作用,無疑是一個值得深入討論的問題。 

  信仰在宗教領域中是神聖良知,在社會領域中是人際交往關係,在權力領域中則是權力運作的合法性機制。因此,如何信仰?信仰什麼?依舊是中國人的信仰重建的關鍵。作為神聖良知來信仰的,可為中國信仰問題的解決提供借鑒;作為人際交往方法來信奉的,可為中國的社會交往建構理想型的社會資本;而作為權力運作合法性機制來加以利用的,則可能會增加中國政治運作的成本。 

  人們應當清醒的是,“佛陀菩薩+毛澤東信仰”,可能是紅色信仰的民間化路徑,作為老百姓喜愛的一種民間信仰方式而已。至於毛澤東信仰與政治信仰、民族信仰、宗教信仰之間的關係梳理及其文化整合,則可能是建構當代中國信仰格局的一條必經之路。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第6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