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權力話語低俗化 值得疑慮 | |
http://www.CRNTT.com 2009-11-11 11:32:46 |
觀察近日的焦點新聞,很容易發現,其關鍵詞,除了“臨時性強姦”這種極具中國特色的荒謬話語,便是“拉屎”、“狗日的”、“放屁”等粗口臟話,污言穢語,爭先恐後登上了公共輿論的大雅之堂。 “狗日的”一說,出自湖南。今年3月,湖南省石門縣委宣傳部向多家新聞單位發布了長達15頁的公函,披露了《中國婦女報》湖南記者站工作人員成德林的違法違紀行為,其中有“瘋狗”、“瘟神”、“喪家之犬”、“黃鼠狼”等侮辱性字眼;還借宣傳部副部長賀新初之口罵成某“狗日的”等。成德林認為名譽權遭到侵犯,便將其告上法庭。(《成都商報》11月6日) “放屁”一說,出自山東。據中國網報道,山東日照市東港區衛生局一位姓丁的女局長,對前來討要養老金的退休老人出言不遜,破口大罵:“放屁,我們沒有逼你(去法院),是你自己去的,簡直是胡說!”大概因這位老人乃是訴諸司法權力來解決勞動糾紛,打破了局長大人眼中的潛規則。 “放屁”、“狗日的”無疑屬於低俗用語,而公權力正以推行反低俗運動為己任,總不能自己扒自己的褲子,最後造成由二流的低俗者來反低俗的政治悖論。另一方面,如果說,“放屁”、“狗日的”不僅是一種話語,還是一種實踐,那麼這則是私人性、私密性的行為,適宜發生於自家的後花園和象牙床上(如那位官員在家中怒罵自己的夫人是“狗日的”,肯定不會引起公議);而為公共事務所飛速運轉的公權力發出的一切言行,皆代表國之公器。公器被私用,公權力的私人化,一直是困擾中國政治改革的一大痼疾。從部長罵記者“狗日的”,局長罵老人“放屁”,可以窺見這種病菌是多麼流行。 有人說,也許官員罵粗話,只是無意識的口頭禪,不必上升到公私之爭的政治高度。這讓我想起小時候看戰爭電影,孫飛虎扮演的蔣介石滿口“娘稀匹 ”,無知少年還群起效仿。想來這也是口頭禪。先不論這是否符合蔣介石的真實形象——看其日記,恭謹到戰戰兢兢,如履薄冰,應不會出口成“臟”。想一想,為什麼影像裡的領導人不說“嬲你媽”呢。看來“娘稀匹”的話語傳統並不值得發揚光大,口頭禪雲雲,並不是為官員低俗化豁免、脫罪的理由。 為罵娘作出最剽悍辯護的政治人物,當數澳大利亞總理陸克文先生。他曾當面斥罵一群議員,一句話夾雜了好幾個“混蛋”。不過,陸克文不像小布什和切尼這兩位“同罵兄”那樣主動道歉,身為工黨領袖的他不否認自己言語粗俗,卻辯稱“我們罵粗話,符合澳大利亞工黨一貫的傳統”。一舉而引火燒到傳統身上,不知是否高明?也許自身得以豁免,光榮的傳統卻無奈染上了一塊污痕。質言之,假如罵娘是一個黨派的政治傳統之一,此黨在野還好,若是在朝執政,其領袖的嘴巴,注定成為懸在國民心頭的道德負擔。 話說回來,中國政治話語長期以來的格式化、臉譜化,“假大空”橫行,標語和口號鋪天蓋地,使我們急切籲求它走向生動化、民間化、真實化。然而,這種話語改革,並不以低俗、野蠻為方向。生動不等於下流,民間不等於粗俗。“狗日的”所衍生的毒害,不亞於“你是不是黨員”。 當公權力的話語開始低俗化,我們不得不懷疑,那些發言者的思想和品行是否同樣低俗不堪呢,不然怎麼會言辭貧乏到這等地步?公權力者與公民的關係,不再如魚水之歡,而動輒以“狗日的”、“放屁”相稱,兩者之間的裂痕將深化到何種程度?在此背後,被侮辱的是記者和老人,被損害的則是公權力的形象和信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