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焦點傳真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第6頁 第7頁 第8頁 第9頁 】 
中評月刊:閩台高等教育融合路徑

http://www.CRNTT.com   2024-09-22 00:00:56  


 
  台灣當局主導的高等教育對外開放格局發生持續性變化。2016年8月,台灣當局開始推動實施所謂的“新南向政策”,強化與東南亞相關國家和地區開展高等教育交流和人才培養工作。據台灣教育主管部門統計,2021年,台灣高校招收的“新南向”國家學生人數高達5.77萬人,越南、印尼、馬來西亞、日本、印度、泰國、菲律賓成為最主要的生源來源國家。⑩2020年12月,“美國在台協會”與台灣當局簽署“台美教育倡議”,台灣與美國之間的教育交流合作全面升級,台灣高等教育對外開放格局出現新的變化。台美雙方通過加強高層對話、加速簽署雙邊協議、擴大專項項目資助力度和深化台美高校交流合作內容等方式不斷強化雙邊交流合作。從具體內容看,除了常態化的學術交流、人才培養、師生往來之外,台美雙方正在持續加大語言教學、專著出版、產教合作、數據庫建置等的合作力度。台灣當局意圖通過經費和政策支持引導島內高校加強與歐美國家和“新南向”國家的交流合作,藉此擺脫對大陸高等教育體系和生源市場的依賴。

  兩岸高等教育優勢互補的深度融合發展格局尚未形成。多年來,兩岸高等教育交流合作雖然取得一定成效,但主要以學術交流、校際聯誼和師生短期互動為主。學科專業交流、高校相互招生、學生聯合培養、合作辦學、教師互聘、科研成果共享等資源互補型合作項目的規模不大;圖書資料館藏、科研設備等交流合作有待拓展;雙邊認可的高等教育交流合作目標缺乏;共通的信息溝通機制、經費保障機制、人才培育與管理機制也尚未建立起來。由於兩岸高等教育體系的依存度不高,更容易受到外在因素的影響和干擾。

  三、閩台高等教育融合發展的實際成效與不足

  借鑒社會融合理論關於“結構-行動者”的相關探討,以下側重從制度、行為和心理三個構面對閩台高等教育融合發展狀況進行分析。制度性融合指標體現為教育機會和教育權益的公平公正。⑪這種公平公正包括兩個方面,一是准入資格的平等性,其目的在於實現形式公平,如台灣同胞在戶籍身份、住房政策、社會保障、公共參與等方面享有的同等待遇,以及靈活多元的對台招生制度等;二是對目標群體的幫扶性,其目的在於促進實質公平,如“趨同管理、適當照顧”的台胞子女就學制度、豐富完善的台生獎學金政策等。行為融入指標可從閩台高校、教師、學生互動往來的意願、關注度和參與度來體現。心理融入指標可從師生的適應性、滿意度、身份認同變化等來測量。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第6頁 第7頁 第8頁 第9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