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焦點傳真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第6頁 第7頁 】 
中評智庫:與美國博弈 破台灣棋子

http://www.CRNTT.com   2018-07-08 00:19:17  


 
  2.價值觀意義上,台灣是所謂“民主的燈塔”

  實際上,台灣在“兩蔣時期”乃至到了80年代的時候,都是以獨裁政府的形象存在於世。隨著美國外交戰略大調整,從1979年的卡特總統開始,美國開始強調所謂的“人權外交”。美國也加強了對台灣民主轉型的督促作用。在這樣的大背景下,1986年9月,民進黨成立了;1987年,國民黨宣佈開放了“黨禁”、“報禁”,並允許台灣老兵回大陸探親。1991年5月1日,台灣當局終止所謂“動員戡亂時期”,同時廢除“動員戡亂時期臨時條款”。1996年,台灣舉行首次領導人選舉。至此,台灣的政黨政治正式開啟,政黨輪替成為常態。美國則將台灣稱之為所謂“民主的燈塔”,並夾槍帶棒對於中國大陸的治理進行批評。

  客觀而言,即便台灣走上了民主選舉的道路,其“中國特色”的一面也十分濃郁。比如其政治體制的設定來自孫中山,其選舉文化和操作深受中華傳統文化影響,甚至於2004年“兩顆神奇的子彈”,完全是中國傳統文化中的權謀之作。所以,美國將台灣稱之為“民主的燈塔”,是出於美國外交的政治宣傳需要,更是出於對中國大陸輿論鬥爭的需要。

  四、新時期台美基於利益需要互動在不斷加強

  由於任期幾近重合,因此,美國的奧巴馬和台灣的馬英九可以幾乎同時見證兩岸緩和的8年。馬英九時期,兩岸均堅持“九二共識”,政治互信好於以往,交流頻繁,兩岸間氣氛十分融洽。美國的奧巴馬政府則樂見當時台海局勢的穩定,贊同馬英九的“新三不”政策,美台關係也從陳水扁時期“警告麻煩製造者”的不愉快狀態逐漸恢復。奧巴馬後期美國開始推動“亞太再平衡”戰略,但是在這個戰略中並未觸及台灣問題,這或許是因為“美國經濟狀況不佳,美國國內新孤立主義抬頭,奧巴馬忙於國內事務,並沒有把對台政策放在緊要的議事日程上”。⑤然而,隨著2014年的“太陽花學運”和2015年的蔡英文訪美,民進黨上台執政的前景已經比較明晰。再加上2014年以來美國對華政策存在著巨大的爭論,對於中國崛起後是否會挑戰美國的地位和所謂美國主導下的國際秩序存在著巨大的懷疑,因此,“台灣牌”再次浮現出來。

  1.美國一系列動作挑戰“一個中國”政策

  2016年5月16日下午,美國聯邦眾議院“無異議”通過有關支持台灣的“共同決議案”,內容提到“與台灣關係法”(Taiwan Relations Act)與對台“六項保證”(Six Assurances)是“美台關係”的重要基石。這是“六項保證”首度訴諸書面文字成為美國國會通過的提案。同年12月2日,美國眾議院以375票對34票通過“2017年度國防授權法”,其中與台美軍事交流有關章節在該法案第12條“與外國相關事項”中“改進美台軍事交流”的第1284節,這無異於提升了美台軍事官員交流的層級,中國大陸對此表示嚴重關切。12月2日,候任總統特朗普接聽了蔡英文的電話,立刻引來島內“獨派”分子的歡呼雀躍。特朗普此舉打破40年來的“一個中國”外交政策,是否意味著其上任後美對台政策的重大調整令人關注。一周後的12月11日,特朗普在接受美國福克斯電視台(FOX NEWS)採訪時,為其上周與台灣地區領導人蔡英文的通話進行辯護,並公開質疑“一個中國”政策。當然,在2017年4月中美兩國領導人的海湖莊園會晤之後,中美就各種國際熱點交換意見,特朗普也暫時在台灣問題上不再挑釁“一個中國”政策。但到了2018年3月,特朗普還是在《與台灣交往法案》上簽字,使其成為橫亙在中美關係之間的第二個“障礙”。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第6頁 第7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