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焦點傳真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 
張仕賢語中評:大陸對蔡的觀察期會持續多久

http://www.CRNTT.com   2016-05-31 00:15:19  


台北海洋技術學院一隅。(中評社 張嘉文攝)
 
  張仕賢分析,陸客來台部分,扣除旅遊團和自由行外,基本上都是專業人士來台,可能是農業訪問團、教育交流團、電信業交流訪問等,有身分別和訪問的專業類別,這部分如果減少,但雙方又有需求,那可能就是台灣方面的訪問過去,目前台灣民間團體過去大陸沒受影響,大陸仍然很歡迎。

  張仕賢強調,兩岸間的民間交流靈活跟彈性很特殊,兩岸民間交流一直是兩岸關係裡面重要的穩定力量,也是全世界分裂國家裡面絕無僅有的現象,像南北越、東西德、南北朝鮮等,不像兩岸還可通婚、通商等等,所以這政治冷經濟熱的現象是絕無僅有的,是異於常態的典範,但相對也是好的。

  至於蔡政府力推的新南向政策?張仕賢對中評社說,過去幾十年來,台灣社會新移民比例增加,其中包括中國大陸和來自東南亞的國家等,台灣在對大陸經營上過去幾年著墨甚深,但當東南亞這麼多國家,有高比例配偶或是勞工來台灣,台灣對他們的經略交往卻是很少,所以新南向政策可和西進政策齊頭並行,並不是新南向就要否定西進,雞蛋不要放同一籃子,但也不應該全部從A籃放到B籃,把A籃十個雞蛋拿二個過去B籃是分散風險的作法。

  另外,目前蔡政府是靠攏美日,是不是為兩岸關係緊繃做準備?

  張仕賢指出,過去台灣是透過大陸來看全世界,或許新政府想直接看全世界,當然,大陸還是佔其中相當大比例,但不會是全部,新南向政策或是國際交往都是基於這樣的思維,做為大陸還在觀察的新政府,有其兩岸交往的壓力和不確定存在,所以在國際邦交或是國際力量援引,去援引美日的動作,是可被預期的。

  張仕賢強調,但台灣聯合歐美日未必是制衡中國,聯合歐美日是平衡中國,這也是大陸在理解新政府有無釋出善意與否的一個判斷指標,聯合歐美日是一個政府要做的事,但是要平衡兩岸關係,還是要制衡中國,這是不一樣的層次。

  而蔡政府要做的應該是平衡的動作,因為大陸目前並沒有善意,如果台灣後面完全沒有國際力量的援引或依靠,這是不負責任的政府,所以從比較理性的觀點來看,不是親美、親日就一刀切,要看蔡政府和美日交往背後的動機是什麼。


 【 第1頁 第2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