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焦點傳真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 
人民幣入SDR展示國際金融圈最大正能量

http://www.CRNTT.com   2015-12-05 08:15:41  


  中評社北京12月5日電/國際貨幣基金組織執董會議11月30日正式做出決定,人民幣加入SDR。這是人民幣國際化的重要里程碑,既體現了中國持之不懈的努力,也體現了美國難能可貴的妥協。中國為了滿足人民幣加入SDR的條件,迅速推進金融改革開放;美國作為最重要的國際貨幣的發行國,沒有對潛在的競爭對手竭力打壓,擺脫了陰謀論的窠臼。無論是努力,還是妥協,都充分展示了正能量。

  一、直接影響有限 間接作用突出

  華夏時報發表北京大學國家發展研究院研究員唐傑文章稱,有人將人民幣加入SDR與中國加入世貿相提並論。二者確實有相似之處,但也有很大的差別。中國通過加入世貿,獲得了更大的出口市場,促進了國內市場的競爭和規範,有力推動了經濟增長。人民幣加入SDR,同樣會推動人民幣在國際範圍內的使用,加速國內金融市場發展,但是直接影響有限。這體現在以下兩個方面:

  首先,SDR主要職能是用於計價,類似於虛擬貨幣。會員國在需要時可將所持SDR換成相應數量的“硬通貨”外匯以償付國際收支逆差或償還IMF貸款。私人部門不能持有,也不會使用SDR。如果人民幣加入SDR,確實存在IMF會員國自動增持人民幣資產的機制,但自動增持的數量並不多。截至2015年3月,IMF分配給會員國的SDR總額達2040億份(約合2800億美元)。人民幣加入SDR後的權重預計就在10%左右。這個10%的權重所對應的資產規模大約為280億美元(約1750億元人民幣)。

  其次,SDR中各貨幣的比重與各國外匯儲備中各貨幣的比重相差甚遠。比如美元在SDR中的比重為41.9%,而各國外匯儲備中的美元比重長期超過60%,遠高於前者;歐元在SDR中的比重為37.4%,而各國外匯儲備中的歐元比重長期低於30%;英鎊和日元在SDR中的比重為11.3%和9.4%,而各國外匯儲備中的英鎊和日元的比重都長期低於5%。這說明,各國會從自身角度出發,衡量各種因素,確定外匯儲備中的貨幣構成,而不會簡單照搬SDR。

  人民幣加入SDR的間接作用比較突出。一方面,這說明人民幣通過了國際貨幣基金組織的審查,具備了相應的條件;另一方面,這說明美國並不反對人民幣獲得更高的國際地位。這兩方面都有助於各國政府將人民幣納入外匯儲備。可以說,加入SDR是人民幣成為重要國際貨幣的必要條件,但不是充分條件。

  二、中國迅速推進金融改革開放奠定基礎

  文章表示,近期金融改革開放的舉措可謂緊鑼密鼓。除了去年開鑼的滬港通,今年8月份推出匯率市場化改革,監管部門宣布一般情況下不干預股市運行;10月份基本完成利率市場化改革,向國際貨幣基金組織首次公布外匯儲備構成;11月份重啟IPO恢復股票市場功能。預計今後還將以較快速度推出深港通、註冊制等措施。這些都是為了對內發揮金融市場的功能,對外加強金融市場的互聯互通和公開透明,從而滿足SDR關於貨幣可自由使用的要求。

  這些金融改革開放的舉措既符合支持實體經濟的需要,又有利於推進金融部門的發展和人民幣國際化,不能僅僅將其解釋為人民幣加入SDR的準備工作。但是,在這個時間點密集推進金融改革開放也不排除有促進人民幣加入SDR的考慮。加速甚至倒逼金融改革開放,正是人民幣加入SDR或者人民幣國際化的重要意義之一。
 


【 第1頁 第2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