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焦點傳真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 
民營企業應成為海外投資的主力軍

http://www.CRNTT.com   2014-10-18 11:31:59  


  中評社北京10月18日訊/10月8日,國務院常務會議決定全面取消境外投資核准,這將對中國海外投資,特別是民營企業海外投資產生較大的促動作用。民營企業可以積極利用國際產業鏈調整、國際分工重組的機遇,積極整合全球資源,這不僅是民營企業加快自身轉型的有效途徑,也是掌控全球資源配置主動權的關鍵一環。

  民營企業需要尋求轉型突圍

  中國證券報發表中國國際經濟交流中心副研究員張茉楠文章表示,中國是擁有民營企業數量最多、發展速度最快且是一個發展與轉型並行的國家。改革開放30多年來,中國經濟持續高速增長,相當程度上是依賴於民營企業的崛起。然而近些年,由於勞動力、資金、原材料、土地和資源環境成本不斷攀升,人民幣進入戰略性升值通道,中國已經進入了高成本時代,這對於依賴於“成本驅動”以及處於全球產業鏈低端的民營企業而言,價值創造的空間越來越小,被淘汰出局的越來越多。特別是金融危機之後,全球需求端的減少,各類保護主義風潮漸起以及新一輪全球產業洗牌的漸趨形成,都使民營企業面臨著前所未有的生存瓶頸和競爭壓力,民營企業尋求轉型突圍已經別無選擇。

  民營企業面對全球化整合

  文章認為,民營企業需要一種更加開闊的視角,要從“眼睛向內”轉向“眼睛向外”,要學會以全球應對全球,而不是以中國應對全球。21世紀是一個全球整合的時代。總體上看,競爭對象全球化、資源分布全球化、配置手段全球化、利益相關者全球化,使得資源整合的需求前所未有的迫切,資源整合的戰略前所未有的複雜。全球化整合可以分為兩個層次:一個是“走出去”獲取國際資源;一個是全球化整合資源。

  在第一個層面上應該讓民營企業擔當企業“走出去”的主力軍。最新統計數據顯示,2013年,在全球外國直接投資流出流量較上年增長1.4%的背景下,中國對外直接投資流量創下107億美元的歷史新高,同比增長22.8%,連續兩年位列全球第三大對外淨投資國。據會計師事務所普華永道統計,今年上半年披露的中國內地私營企業海外併購金額較去年下半年暴增218.6%,而同期國有企業海外併購金額環比增幅僅為5.03%,這一轉變也是中國市場化程度日益提高的反映。

  第二個層次是:採用戰略聯盟策略進行國際合作加速融入全球產業鏈,促進企業轉型升級。可以根據企業的資源、能力和需求,選擇供應鏈聯盟、生產聯盟、技術研發聯盟等不同結盟形式。戰略聯盟不但可以創造規模經濟,產生協同效應,有效降低成本,還可以克服產業壁壘,通過企業間的聯盟合作進人新市場,獲得新技術。

  在國際競爭與合作日趨發展的大環境下,民營企業要適應國際戰略轉型的要求,將出口面臨的挑戰轉變為對外直接投資的機遇,並採取多種合資合作方式,開拓重點產品、技術和服務的國際市場,利用自有品牌、自主知識產權和自主營銷渠道,參與全球生產、採購,建立國際產業價值鏈。 


【 第1頁 第2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