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焦點傳真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 
俄重蹈冷戰末期覆轍 警惕金融風險波及中國

http://www.CRNTT.com   2014-10-17 10:53:19  


 
  令人憂慮的還有俄羅斯金融的穩健程度。據俄財政部數據,截至2013年底,俄羅斯外債規模已達7320.46億美元,現有的外儲水平已經無法覆蓋如此巨額的外債。事實上,近段時期,國際輿論已經燃起了對俄羅斯債務危機的擔憂。彭博社發表文章稱,俄羅斯將不可避免地重演1998年的貨幣貶值和債務違約。當年,為了捍衛匯率,俄羅斯被迫動用了數額龐大的外匯儲備。甚至在央行放棄對盧布的支撐之前,該國剩餘的外儲已經不足100億美元。面對窘迫的經濟狀況,俄羅斯政府宣布400億債務違約,盧布在那一年年底前暴跌了71%,嚴重打擊了美國的對衝基金,包括大名鼎鼎的長期資本公司。倘若俄羅斯未來三年內舊事重演,中國將面臨當初長期資本公司一樣的處境,俄羅斯的危機將通過金融協作的管道,令中國承受難以估量的損失。

  在與俄羅斯開展戰略協作時,中國需要充分評估潛在的損失。尤其考慮到,烏克蘭危機與歐美對俄羅斯的制裁可能長期化,俄羅斯的經濟金融體系到底能否承受得起長期制裁,都應予以審慎的考察。一個必須納入考察範圍的變量是油價,作為能源依賴型國家,俄羅斯的經濟對油價極其敏感。據俄羅斯聯邦儲蓄銀行的計算,油價在104美元時,俄羅斯才能維持收支平衡。如果油價跌破80美元,俄羅斯可能將不得不削減開支。可恰恰在這一關鍵變量上,當前國際油價大幅下跌,布倫特和WTI油價雙雙跌破90美元/桶大關,令市場看低俄羅斯的前景。

  聚焦到原油市場,沙特的表態將令俄羅斯承受更大的壓力。據外電報道,在與原油市場投資者的私下會議中,沙特釋放信號稱,已準備好接受油價低於每桶90美元,甚至是80美元,以保持其市場份額。這樣的場景似曾相識。1985年8月,美國里根政府迫使沙特增產,實行“逆向石油衝擊”戰略。當年,沙特的石油出口從不足200萬桶/日猛增到約600萬桶/日,秋末更達到900萬桶/日。11月,國際石油價格從30美元/桶一路下跌,在不到5個月之後跌至12美元/桶,使得前蘇聯損失了超過100億美元的硬通貨,幾乎是其硬通貨收入的一半。之後的事情廣為人知,前蘇聯經濟崩潰,陷入財政危機,並最終解體。今時今日的俄羅斯,正在重蹈冷戰末期的覆轍。

  國際制裁、油價下跌、盧布貶值以及資本外流,俄羅斯的金融風險正在顯著上升。與俄羅斯達成全面戰略協作夥伴關係的中國,需要避免被拉下水。戰略合作固然重要,仍需構築起足夠高的防火墻。距離上一輪俄羅斯債務違約不過十數年,前車之鑒,後事之師。

  注:中國安邦集團研究總部(ANBOUND)是中國內地一家獨立智庫機構,專注於財經與公共政策研究。

  作者:安邦集團研究總部 2014-10-17 07:13:30 來源:和訊網  


 【 第1頁 第2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