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焦點傳真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 
俄羅斯四次現代化為什麼都走進了死胡同?

http://www.CRNTT.com   2014-10-10 11:43:36  


 
  第一,在全球技術更新的環境下(第二次機器革命和第三次工業革命),閉關鎖國不符合社會的根本利益。它甚至無法實現第一輪“追趕式”現代化,更不用說使國家轉向有機增長的現代化模式。

  第二,俄羅斯恢復傳統的“保增長”任務(從著名的“GDP翻番”到不惜一切代價確保東部鐵路運量增長40%)證明我國精英的蘇聯式思維仍然根深蒂固。

  第三,在下層沒有市場力量的情況下試圖擴大集中投資是浪費人力物力。“代理投資體系”就像有窟窿的桶,可以拼命填充,但永遠也填不滿。不明白這一點是我國經濟政策的症結所在。

  俄羅斯經濟發展的成功需要擺脫傳統的蘇俄管理方式,而不是鞏固它。這首先需要最大化利用借鑒技術、管理經濟和引進發達國家人才的機會。此外,不要害怕經濟境速放緩——應當利用這個間歇期進行徹底的結構改革(既然我們已經在2008-2009年錯失了這種機會)。

  最後,應當格外重視培育易受國家計劃推動的下層環境,而不是宏觀經濟穩定。 

  2014-10-10 07:43:59 來源:觀察者網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