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焦點傳真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 
遲福林:推行負面清單管理破題政府職能轉變

http://www.CRNTT.com   2014-09-23 09:04:00  


中国(海南)改革发展研究院院长迟福林
  中評社北京9月23日訊/十八屆三中全會決定提出,“經濟體制改革是全面深化改革的重點,核心問題是處理好政府和市場的關係,使市場在資源配置中起決定性作用和更好發揮政府作用”。

  經濟參考報記者日前就此專訪了中國(海南)改革發展研究院院長遲福林。他表示,“市場決定”不是不要政府作用,而是需要在尊重市場規律前提下更好地發揮政府作用,其中關鍵在於深化以簡政放權為重點的政府改革,以全面實施負面清單管理為重點破題政府職能轉變。文章內容如下。

  全面實行負面清單管理的四個作用

  問:李克強總理強調政府職能轉變是一場自我革命,要有敢啃“硬骨頭”的勇氣,但是政府職能轉變說起來簡單,但是執行起來困難重重,尤其是讓習慣了處處伸手的政府輕易簡政放權談何容易,您認為要轉變政府職能選擇哪里破題為好?

  遲福林:過去10多年,雖然把政府職能轉變作為市場化改革的重點,但由於政府與市場關係邊界的模糊,政府保留了比較大的自由裁量權,使得行政配置資源的格局很難改變。未來幾年,要以全面推行負面清單管理為重點,形成行政體制改革的綜合性改革方案,實現政府職能轉變的新突破。負面清單管理是政府經濟管理方式的重大改變。

  問:全面實施負面清單管理將會產生哪些實際作用?

  遲福林:我認為,推行負面清單管理會產生四個有利於的作用。

  有利於明確界定政府與市場邊界。正面清單管理可以在政府與市場邊界模糊的條件下施行。而實現負面清單管理首先需要重新界定政府與市場、政府與企業的邊界,在規範政府幹預市場裁量權的同時,實現政府職能履行的公開透明。

  有利於實現政府向市場放權到位。負面清單管理的重要特征是實現市場主體“法無禁止即可為”,公權力“法無授權不可為”。明確各級政府權力清單,可望通過把過泛、過濫幹預市場的政府權力真正關進制度的籠子里。

  有利於倒逼行政權力結構調整優化。推行負面清單管理涉及行政審批、市場監管等權力結構的調整,更涉及深層次的決策權、執行權、監督權的重新配置,以及中央地方權力結構的變動。

  有利於建設法治政府,並實現政府與市場關係法定化。負面清單管理的重要前提是政府依法管理經濟,要求政府與市場關係明確化、法定化,由此倒逼法治政府制度框架的確立。

  此外,負面清單管理還可倒逼行政審批制度改革。現代市場經濟條件下,絕大多數領域,內外資應當是待遇平等的。上海自由貿易實驗區雖然是對外的,更重要的意義在於倒逼國內行政審批制度改革,為全國理順政府與市場關係探索經驗。

  負面清單管理在中國還是一個新生事物,許多地方政府仍處於觀望態度。明確普及負面清單管理的時間表,推動負面清單管理在更多地區實驗。

  審批經濟是中國走向現代市場經濟過程中的一大“頑疾”,涉及多方面的利益關係調整。從改革實踐看,行政層面的強力推動很重要,但在缺乏改革氛圍的情況下,並不能單靠行政層面的推動解決問題。建議參照國際慣例,編制各省市經商便利指數,逐年公布,不僅可以作為企業投資的指南,還可以形成地方政府競相加快行政審批制度改革的社會氛圍,引導行政審批制度改革避免走過場、走形式,真正達到改善營商環境的目的。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