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焦點傳真 】 【打 印
拼增長要給未來“留餘地”

http://www.CRNTT.com   2014-09-20 09:16:02  


  中評社北京9月20日訊/近日公布的中國8月份的經濟數據繼續呈現下行趨勢。8月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同比增長6.9%,這是2008年12月以來最低增幅,比7月份回落2.1個百分點。今年8月社會融資規模僅僅9574億元,比去年8月的1.57萬億元減少39%。8月末,廣義貨幣(M2)餘額119.75萬億元,同比增長12.8%,增速分別比7月末和去年同期低0.7個和1.9個百分點,並創下5個月新低。再看與經濟密切相關的用電量指標,8月份全社會用電量5025億千瓦時,同比下降1.5%,這是去年3月以來單月社會用電量首次負增長。今年第三季度即將過去,全年完成7.5%的經濟增速看來希望不大。

  新京報發表上海學者陳東海文章稱,正是由於各地都出現了經濟增速下行且可能完不成全年計劃的問題,一些地方在近日出現了“抓投資”來拼增速的行為。在未來一個季度,匆忙集中進行一些重大投資活動,即使能夠立竿見影對於GDP增速產生些微激勵,但是未必有多大的正面作用。

  有數據顯示,1-8月固定資產投資回落至16.5%,低於全年目標1個百分點,創2002年2月以來的最低值。在固定資產投資中,只有基建投資保持了較高的增速,1-8月基建投資同比增長21.6%。顯然目前的投資下降導致經濟增速下降,主要是製造業投資和房地產投資下降導致的。

  目前各地緊急進行的抓投資的行為,如果是抓製造業投資的話,一是不可能在一個季度內就對經濟增速產生明顯影響,二是全國和全球各行各業都產能過剩,顯然不能寄托於這塊。而房地產投資,受制於目前的“限購”,尤其是限貸政策,顯然最近是指望不上了。各地大幹快上的,只能是基建投資了。

  文章指出,靠基建投資來拉動經濟增長,這正是數十年來中國經濟增長模式的主要因素之一,正是需要改革的地方,“調結構”主要就是應當調整這塊。如果再大興土木、搞“鐵公基”,那麼投資一旦完成,一是導致產能過剩,二是立即導致經濟增速回落,也就是患上依賴症,將給未來幾年帶來更大的增長障礙。今年以來中國經濟增速下降但是就業情況尚不錯,表明中國就業對於製造業的依賴減少,就業主要增加在服務業領域。

  文章認為,面對增速下降的局面,也是有應對的良方。首先,簡政放權就是一個大的正確的方向。原因在於,服務業將逐漸取代製造業成為中國新增就業的主要領域,而發展服務業,最怕條條框框和繁重稅費。現在全國新註冊的企業數字增加很快,這主要是因為取消“實收資本”門檻導致的,但是要讓新註冊企業很好地生存和運營下去,最需要的是簡政減稅。其次,一些行政性的干預市場的政策當盡快取消,如為了限制過熱而出台的一些政策,在經濟環境已經轉為冷淡的時候,當及時改正或取消,以免造成經濟失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