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焦點傳真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 
海牙仲裁讓普京頭疼了麼?

http://www.CRNTT.com   2014-09-12 10:04:44  


 
  沙俄債務的先例

  普京不會忘記,沙俄政府欠法國人的一大筆貸款是他當總統時最終還清的。這段有趣的歷史是這樣的:沙俄政府在國內大鋪鐵路用的一大筆錢是從法國手中貸過來的,結果沙俄政府倒台,布爾什維克上台後宣布不承認沙俄政府欠西方的債務,這在較大程度上提供了西方幹涉蘇俄革命的動機。這場外國幹涉戰爭打了兩年後,列寧與美國總統威爾遜和英國首相勞合·喬治派來的代表會面,同意跟幹涉國談判並支付沙俄欠下的債務。當時列寧說:“對我們來說,讓工人和士兵流血的代價實在是太大了,我們將用高昂代價從你們手中購買和平。”這話聽著跟眼下動輒祈求和平的普京說的話有點像。

  當然戰局異動,打贏了的布爾什維克還是沒有償還債務。這事一直到1988年才有實質性發展。當時蘇聯外交部接到指示:“由於沙俄債務問題,我國無法從法國貸款,在歐洲一體化的背景下,這可能導致其他歐洲國家也對我國關閉貸款大門,所以蘇共中央委員會1988年10月13日會議決定,恢複同法國關於沙俄債務的談判。”1990年,蘇法兩國達成協議,法國承認自己在幹涉戰爭中給蘇俄造成的損失,蘇聯則承諾償付沙俄債務。

  蘇聯解體,俄羅斯聯邦接盤,葉利欽其實並非不可以將之前的協議置之不理,但他選擇替蘇聯背上沙俄債務,因為他的政府財政形勢不好,也非常需要包括法國在內的歐洲的貸款。結果,這筆錢經過一系列重組後,最終確定為4億美元,到2000年才還清。此時,俄總統已經是普京了。

  值得一提的是,如果葉利欽選擇不承認包括沙俄債務在內的蘇聯欠西方的大筆貸款,那麼俄聯邦將無法繼承聯合國安理會常任理事國及有核國家地位,所以葉利欽做了與列寧完全相反的選擇。而且,末期的蘇聯政府和葉利欽政府都對西方貸款非常在乎,就像沙俄政府靠著西方貸款修鐵路一樣。這同眼下普京政府對西方貸款的規模性需求構成了歷史回響。

  這段歷史告訴人們,在與國際體系打交道時,不能太理想化,不能把自己的能力估計得太高,更不可故意割裂自己與國際體系的聯系,那並沒有什麼好處。而且,債務可以重組,債權人可能變更,但終究會有還清的那一天。普京打官司輸掉的這500億恐怕也是這樣。

  普京究竟會如何對待海牙國際仲裁法庭的判決,現在還不好說,畢竟他面臨著上述種種難題,又要保持強人形象。但可以肯定的是,如果普京不承認這一判決,那麼這筆債不會憑空消失,付出代價的很可能是普京之後的俄羅斯政府。當然,如果此事久拖下去,不排除債務重組或俄政府與尤科斯前股東們達成協議對這筆錢另作處理的可能,但無論怎麼處理,俄都要從經濟利益到輿論發酵中付出代價。

  當然,如果普京認栽,就會面臨另一個問題—這等於是承認當年尤科斯事件是被當作政治事件處理,這對普京的權勢積累會起到很大的殺傷作用。衆所周知,尤科斯事件是普京權力體系正式建立起來的一個標志,當海牙國際仲裁法庭代表國際社會對普京那次動作持否定態度,這套體系的認受性也就難免要打折扣。而這已經是另外一個問題了。

  作者:方 亮 資深媒體人 來源:南風窗 日期:2014-09-11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