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焦點傳真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第6頁 】 
謝大寧:反服貿學運啟示 應規劃文化共同體

http://www.CRNTT.com   2014-06-24 01:03:03  


 
  有人說,從這次事件中,看到了馬政府的拙於溝通,以及無法提振經濟等等,但在我看來,這些講法其實只觸及了部分事實,而且只是一些表面的原因。簡單說,今天台灣就算開動了所有宣傳機器,這些年輕人我敢擔保,他們大多數人還是不會關心甚麼是服貿協議。台灣年輕人的就業困難,也有著世界性的因素,很難單一歸咎給誰。但年輕人的集體焦慮是事實,這個焦慮在現在的台灣,常習慣以執政者為宣洩口,也就是現在的台灣以罵馬英九無能為時尚,在這狀況下,馬政府當然也就只能概括承受了,誰叫你是執政者呢?

  然而我以為有一個面向是值得特別注意的,那就是上面我一再提及的年輕人的集體焦慮,他們焦慮甚麼?他們自己怎麼解讀這些焦慮?造成這些焦慮的真正原因是甚麼?要瞭解這點,我覺得犬子提供給我的一個資訊是非常重要的。就在學運最高峰的階段,我兒子跟他許多支持學運的同學談起他們支持這個運動的原因,他們幾乎都一致表示,如果這次服貿的簽署對象,是美國、日本,乃至是任何一個其他國家,他們恐怕連看一眼的興趣都沒有。但這次就因為是兩岸的服貿協議,這就碰觸到了他們焦慮的一個源頭。學生們的話是很直白的,據我兒子轉述他們的原話是如此的:“就因為是跟‘中國’簽的,所以我們就反對”。這樣的講法,相當程度證實了許多論者所說的,“反中”的情緒恐怕才是這次學運背後真正的心理基礎,其他都只是藉口或表面原因而已。但我想也許不宜用“反中”這麼強烈的字眼,我的想法是,今天的中國大陸的確構成了台灣年輕人心理焦慮的某個極重要的源頭。我兒子曾轉述學生們的一個戲謔性的說法,就是學生們私下曾開玩笑說“沒想到他們比蔣介石還反共”,這雖是個冷笑話,但也許正好準確地暴露了那串接起年輕人焦慮的“接合點”。

  我如此說,並不是要將所有台灣年輕人的焦慮,用一個簡單的方式來作化約思考,只是要指出兩岸問題的確成為困擾台灣年輕人的重要因素。在他們的意識架構中,台灣與大陸早已經是完全的“異己關係”,你是你,我是我,我們彼此是沒甚麼關係的。台灣學生看待大陸的同學,其實和看待日本同學沒甚麼兩樣,唯一差別只是彼此語言能夠相通而已。從這個異己關係出發,很不幸的,台灣的年輕人多半把大陸視為是一個“具有敵對傾向的異己關係”,這種認知當然有部分來自於台灣早年的反共教育,但更多的恐怕來自於近些年來從李扁政府,乃至於馬政府都不斷在台灣強調的大陸對台灣的威脅。這種近乎洗腦式的“威脅極大化,機會極小化”的教育,一方面強化了兩岸的異己關係,另一方面也在年輕人心中種下了兩岸乃是敵對關係的基本印象,於是這樣的印象就會像病毒一樣,不斷在心中製造焦慮,這當然就很可能造成看見黑影就開槍的結果了。

  這樣的焦慮,其實質內容是甚麼呢?簡單說,就是一種可能“被併吞”的焦慮。所謂的被併吞,當然是從異己關係推演而來的概念,如果兩岸不是異己關係,也就沒有併吞的問題了。而隨著大陸有形國力的崛起,兩岸的力量對比,其差距也越來越大,這時由於由敵對的異己關係所帶來的陰影,以及以往歷史仇恨的某些記憶,自然會把大陸的一切作為都解讀為企圖消化台灣的手段,這種心理就成了一種惡性循環,於是漸漸釀成了“逃離中國”的心態。基本說來,我覺得這一面也許就可以描繪成某種“自卑自憐的小紅帽”心情吧!我以為由這樣的焦慮所產生的意識,也許並不一定會轉成“台獨或獨台”的政治意識,但它無疑會是這樣的政治意識之溫床,因此它也就格外值得我們注意。

  而從心理層面來說,某種隱微的自卑情緒,也常會以某種自大的方式表現出來,就這點而言,台灣剛好在吸收現代文明上,比大陸要幸運得多,也因此在社會層面上,的確比大陸表現出更好的文明素質,我相信就這點來說,大陸朋友恐怕也會承認這是一個客觀的事實。然而撇開這事實面不論,我以為台灣的文明程度某種程度地轉成了掩飾焦慮的憑藉,在這點上,我不否認台灣有很多人是“瞧不起”大陸的,只是我不認為這是由於甚麼優越感的作祟,而是由小紅帽情緒所發展而來的某種自大吧!於是,這種自大就更加強化了想“逃離中國”的“正當性”,他們想的不是要用自己的文明去改善大陸的不夠文明,而是用自己的文明來告訴自己,一定要遠離不文明的病毒,於是最好把台灣像“無菌室”一樣地保護起來。這也就是說,從被併吞的焦慮,以及由此焦慮所產生的某些心理機轉,我以為我們也就比較容易理解這次反服貿學運,以及當學運領袖喊出支持台獨,會受到英雄式歡呼的由來了。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第6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