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焦點傳真 】 【打 印
中國經濟面臨“前堵後追” 轉型靠什麼

http://www.CRNTT.com   2013-01-24 07:57:32  


資料圖:管理科學與工程博士,經濟學博士後 張茉楠
  中評社北京1月24日訊/中國國家信息中心預測部副研究員張茉楠日前在財經網撰文“中國經濟面臨‘前堵後追’ 轉型靠什麼”,文章表示,前有美國等國家“再工業化”圍堵,“後有新興發展中國家的追趕競爭”,也就是其他新興經濟體在提供具有比較優勢的低成本要素方面越來越強烈的競爭擠壓;只有“中國需求”+“中國製造”才可能成為中國新的綜合比較優勢。詳細內容如下:

  北京——

  未來十年中國經濟轉型之路,到底路在何方?這是幾乎所有關心中國經濟的人都在思考和關心的問題。從國際國內的宏觀大視野看,站在十字路口的中國經濟,面臨著中長期增速下滑與成本上升,以及內外部雙重夾擊的多種挑戰,中國經濟轉型已經沒有退路,但首要的是,必須找准轉型的方向和路徑。

  當前,已經取得的共識是,中國經濟必須由外需驅動轉向內需驅動,特別是向消費驅動轉變,而中國消費也將會釋放巨大的潛在勢能。根據十八大2020年居民收入翻一番的目標,屆時將釋放64萬億的購買力。而如果按照未來幾年中國GDP平均同比增長7%、美國同比增長2%的情景假設,在人民幣兌美元匯率每年平均升值3%的前提下,波士頓公司預計,到2015年中國國內消費水平將達到美國的一半以上,到2020年達到美國水平的80%。

  數據顯示,2010年中國進口額居世界第二,2011年貿易順差連續3年減少,貿易順差占GDP比重由2007年的超過10%下降到2.8%。預計,2011-2015年進口額年均增長可高達27%,快於出口增速5個百分點左右。今後5年,中國貨物進口總規模將超過10萬億美元,這將為全球公司提供更多的投資機會和廣闊市場。

  金融危機以來,跨國公司布局中國市場的意圖非常明顯。根據2012年5月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對394家中外企業調研顯示,跨國企業未來戰略對中國的定位排名依次為重要的市場、重要的研發基地、重要的出口基地、高端製造基地、區域總部所在地、重要的服務活動基地、成品組裝基地、低成本的製造基地、重要的零部件生產基地以及融資的重要來源地。

  實際上,很大程度上講,美國等發達國家的製造業回歸更多的是也面向中國等新興市場,並啟動了新一輪在中國內地開辦研發中心的熱潮。中國龐大的國內消費市場仍能夠繼續吸引全球企業。據商務部統計,目前全球500強企業中已有480多家在中國投資設立了企業,跨國公司在中國設立研發中心近1000家。僅2010年,外商在我國就新增研發中心194家,目前外商在華投資的研發機構已達1400餘家,而且有越來越多的全球企業把研發設計的部門放在靠近消費需求的中國。

  但是,中國消費就成為中國的唯一引擎,並能夠保證中國可持續競爭力嗎?事實證明,依靠任何單一國家作為世界主要淨需求方的世界經濟發展模式,無論是過去,還是現在,再或是將來都是不可持續的,“中國需求”的背後必須有“中國製造”強大的支撐。毋庸置疑,中國已經成為全球第一製造業大國,製造業占全球比重上升到19.8%,但製造業研發投入僅占世界製造業研發投入不到3%。整體上看,我國工業生產技術水平和創新能力還較低,技術與知識密集型產業的國際競爭力還較弱,工業勞動率與國際先進水平差距還較大,工業企業平均規模還較小,可持續發展能力還較差,許多傳統產業還存在著“貧困化”增長的現象:中國製造業勞動生產率、增加值率較低,約為美國的4.38%、日本的4.37%和德國的5.56%。中國製造業在質量上與發達國家仍存在差距。從中間投入貢獻系數來看,發達國家1個單位價值的中間投入大致可以得到1個單位或更多的新創造價值,而中國只能得到0.56個單位的新創造價值,價值創造能力相差巨大。

  而另一方面,未來十年,低成本所衍生出來的高資本回報率的比較優勢可能風光不在。由於中國“人口紅利”高峰期將過。中國的勞動力供求關係進一步逆轉將帶來工資的進一步上漲。以中美製造業成本為例,儘管,中國工資水平仍遠遠低於美國工資水平,但中美兩國快速收窄的工資差距正成為促進美國“製造業本土化”的重要因素。根據波士頓咨詢公司預計,以美元計算的中國工資預計將每年增長15%-20%,超過了中國的生產率增速。在考慮美國的生產率後,中國沿海地區與美國部分低成本的州之間曾經巨大的勞動力成本差距預計到2015年將縮減至目前水平的40%以下。而如果當考慮到美國因頁岩氣革命而大大降低的能源成本,以及全球供應鏈的複雜性後,中國的成本優勢將變得微小。

  對中國來說,未來很可能面臨“前堵後追”的局面。所謂“前堵後追”就是前有美國等國家“再工業化”圍堵,“後有新興發展中國家的追趕競爭”,也就是其他新興經濟體在提供具有比較優勢的低成本要素方面越來越強烈的競爭擠壓。目前,勞動密集型製造業向中國轉移的趨勢已經開始放緩,越南、印度、墨西哥與東歐等國家和地區以比中國更低的成本優勢,成為接納工業發達國家產業轉移的新陣地,東盟製造、印度製造、墨西哥製造開始用更加低廉的成本要素實現對中國製造的供給替代。

  可見,中國龐大的消費潛力自然可以使中國經濟獲得增長的新動力,但如何通過加大科技投入,集中力量開展關鍵技術突破,實現技術升級、產品升級進而引導中國需求結構升級,才是中國經濟轉型的方向,因為只有“中國需求”+“中國製造”才可能成為中國新的綜合比較優勢,而這將是決定中國未來十年可持續增長的關鍵。■

  (作者為中國國際研究基金會研究員,中宏研究平台研究專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