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焦點傳真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 
參與IMF增資能為中國帶來什麼?

http://www.CRNTT.com   2012-06-25 08:39:39  


 
  增資並非捐贈,符合外匯儲備管理的安全性、流動性和收益性原則,有利於提升中國的外匯資產管理水平。中國目前擁有超過3.3萬億美元的外匯儲備,是世界上外匯儲備規模最大的國家,但是,缺少有效的投資渠道一直是中國外匯儲備面臨的最大難題,向IMF增資有助於拓展外匯儲備的投資渠道。從安全性來看,IMF作為政府間國際組織,信用高於單一國家的政府信用,資金運用有一套嚴格的評估、撥備和風險處置機制保障,而且享有最優債權人地位,信用風險很低;從流動性來看,此次向IMF注資主要是通過購買IMF票據的形式進行,市場化和透明程度高,可轉讓範圍廣,再加上IMF及各會員國的信用保障,流動性不會出現任何問題;從收益性來看,迄今為止IMF融資以幾種主要國際儲備貨幣的國債收益率為基礎,隨市場利率水平浮動,有助於實現同等風險約束下的收益最大化。

  向IMF增資還有助於增強其維護全球金融穩定的能力,防止國際金融動蕩對中國產生的負面衝擊。歐債危機是目前全球金融市場的最大威脅,而IMF在相關救助行動中發揮著至關重要的作用。自2010年以來,IMF已累計向希臘、愛爾蘭、葡萄牙三個申請援助的國家提供了667.5億歐元的援助資金,約占國際救助總額的25%。今年二季度以來,伴隨著希臘的政治動蕩和西班牙的銀行業危機,歐債危機再度惡化,相關國家對IMF貸款的潛在需求大幅上升。更嚴重的是,長期來看,歐洲恐陷入財政緊縮和信貸緊縮的惡性循環,由此引發的經濟衰退可能會使重債國的資金需求進一步上升。中國此次積極參與並推動IMF的增資計劃將顯著增強IMF的資金實力,使其更好地發揮在金融市場中的穩定功能。

  不會過多增加中國負擔

  進一步看,這對維護中國的內部穩定具有重要意義,因為如果歐債危機持續惡化,可能會通過兩種渠道對中國產生顯著衝擊。首先是金融和資本渠道,重債國潛在的違約及退出風險使市場避險情緒持續升溫,可能引發全球資本大規模“逃向安全資產”。根據新興市場投資基金研究公司(EPFR)的統計,2011年約有150億美元長期資金流出新興市場,中國也已經出現了比較明顯的資本流出跡象,這可能會威脅中國的金融穩定。

  其次是貿易和經濟渠道,歐盟最新公布的數據顯示,歐元區17個成員國中,已有8個陷入衰退。受此影響,歐盟已將2012年歐元區GDP增長率由去年估計的增長0.8%下調到萎縮0.1%。據摩根大通估計,歐洲經濟每下降1個百分點,中國對歐元區的出口將下降7個百分點。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