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焦點傳真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 
警惕“唯GDP思維”左右宏觀政策

http://www.CRNTT.com   2012-05-21 08:04:02  


多年事實證明,中國經濟目前最大問題不是經濟增速慢而是各界對經濟增速的心理預期過高。
  中評社北京5月21日訊/4月份的宏觀經濟數據,再次引發了外界對於中國經濟“硬著陸”的擔憂。經濟參考報發表經濟學博士馬光遠文章稱,最近參加很多的研討會,對於未來的政策應對,建議放鬆政策、放鬆房地產調控的論調明顯比一季度多了很多。

  面對4月份的數據,央行再次下調存款準備金率,似乎明確回應了上述的論調。面對全球不明朗的經濟前景,面對希臘政治危機引發的歐元崩潰的危險,有針對性的採取一些措施穩定經濟是必要的。然而,任何過度的刺激政策,對於中國這麼一個調整中的經濟體而言,對於一個決心調結構和轉變發展方式的經濟體而言,起碼是應該慎重的。

  文章表示,對於中國的宏觀政策而言,是保持政策的連續性,還是重拾寬鬆政策,避免經濟下滑,恐怕首先要回答的問題是:宏觀經濟的放緩究竟是處於正常的周期,還是超出了正常的預期,放鬆政策是否能夠遏制經濟下滑,放鬆政策會對正在進行的調整結構的努力造成什麼負面影響?不考慮清楚這些問題,每每經濟增速放緩,就擰開水龍頭,中國經濟長期健康的危害是不可忽視的。

  4月份的數據的確不好看,但2012年的全年僅僅過去了4個月,就輕言宏觀經濟一團糟糕,不僅不嚴肅,而且會有很大的誤導。基於此, 4月份的數據是不太好看,但還沒有到急於出台新的政策刺激經濟的時候,如果貿然出手,正在進行的調整結構的重大戰略必然臨時停止,而今年承諾的各項改革措施以及房地產調控等也勢必要改弦更張,對於中國經濟的長期而言,顯然得不償失。

  事實上,結合今年經濟增長目標,以及宏觀政策的主要取向,高層已經在刻意扭轉對於速度的過度關注。前四個月宏觀經濟數據和國際國內的大環境有很大關係。出口不景氣,和我們的第一貿易夥伴歐洲的危機緊密相關;建材等行業的不景氣,和過去幾年房地產過熱和目前採取的回歸常態的調控措施也有關係。在全球經濟放緩的情況下,中國經濟的表現是正常的。在這種情況下,打開貨幣的水龍頭唯一可以得到喘息的無疑是正處在調控關鍵期的房地產,導致房地產泡沫的再次反彈,以及地方再次亂上項目的衝動,而好不容易得到遏制的通脹也會卷土重來。 


【 第1頁 第2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