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焦點傳真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 
經濟增長要為經濟發展讓位

http://www.CRNTT.com   2012-04-20 08:32:06  


 
  文章認為,在經濟增速放緩的背景下,宏觀經濟政策的適時適度微調是有必要的,但不可能、也不應該再次推出類似於2008年的高強度經濟刺激政策。當前,經濟增速放緩似乎與2008年相類似,但這種放緩程度遠遠輕於2008年,且放緩部分地導源於政府的主動調整和轉型。在此背景下,面對一個正常回落的經濟增長速度,不應再依靠政府強力投資和過度釋放流動性來刺激增長,否則,政策的實施條件會漸趨弱化,實施效力會邊際遞減,且經濟體中業已存在的結構性問題也會不斷積累和加劇。據此,人們有必要對經濟增速放緩的現狀保持理性,對那些要求刺激性政策再次出台的呼聲保持冷靜,盡快將反危機的短期政策組合轉化為後危機時代的常規化制度建設。

  在經濟增速放緩的背景下,中國必須深刻審視影響經濟持續協調發展的主要瓶頸,而經濟增速放緩也倒逼國人以勇氣和智慧破除這些障礙因素。應該看到:影響中國經濟持續健康發展的根本因素,是內部的一系列結構性問題,外部衝擊是通過 “放大”和“催化”這些結構性問題而對中國經濟產生影響的。長期以來,中國經濟在需求結構上對投資—出口高度依賴,在產業結構上對傳統製造業高度依賴,在投入結構上對物質資源耗費高度依賴,這種經濟結構在特定時期具有合理性,但長期延續則會縮小中國經濟對外部風險的回應能力,是引致中國經濟不確定和居民福祉提升遲緩的關鍵因素。作為對上述格局的一個回應,中國政府明確提出要著力推進需求結構、產業結構和投入結構的戰略性調整,依靠發展方式轉型來拓展經濟社會持續發展的動力源泉。在當前經濟增速回落的背景下,發展方式轉型更具有重要性和急迫性,更應在認識上放在戰略高度看待,在實踐中依托有效舉措加速推進。

  文章指出,加快發展方式轉型、實現市場經濟發展的內生力量是居民消費和企業投資,且企業投資最終是由居民消費這種市場因素引致的。中國必須通過深化體制改革來提升企業—居民的市場能力,為政府政策向企業投資和居民消費的順利“交棒”創造有利條件。為此,我們必須加快完善行政績效考核以及財政管理體系,解決地方政府在經濟職能發揮中的既“越位”又“缺位”問題,促使地方政府以正確的方式提供正確的公共產品。與此同時,還要加快土地、勞動力和資本的市場化改革,依靠放鬆管制、稅收減免、金融體系創新等舉措促使企業實體經濟投資增加,同時依靠就業崗位增加、收入分配改革、社會保障供給體系完善等促使國內居民生活消費拓展。唯其如此,中國才能在面對經濟增速放緩時真正做到從容不迫,才能根本解除經濟增長對刺激性政策的高度依賴,也才能更為有效地實現經濟持續增長、結構良性轉化和居民福利水平不斷提升。


 【 第1頁 第2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