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焦點傳真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 
鄭永年:中國的知識分子和權力

http://www.CRNTT.com   2012-03-20 09:04:33  


 
儒家和權力的關係最密

  在中國的傳統中,儒家和權力的關係最為密切。總體上說,儒家學說有兩個主要特點。一是為王權服務的,並且依附於王權的;二是儒家是提倡“應當怎麼樣”的“規範派”。這兩個方面互為關聯,也就是說,儒家主要是用道德來感化掌握政治權力的人。儒家也因此被稱為是道德哲學。

  不過,為王權服務和依附王權,實際上是可以加以區分的兩種態度。在春秋戰國時代,也就是以孔子為代表的儒家學派形成時期,儒家就是為了王權服務的。“學而優則仕”就是儒家的普遍心態。孔子周游列國,就是勸說各國君主接受其政治理念。但是,那個時候儒家是獨立的,並沒有依附於王權。人們不難看出,儒家當時具有非常進取的精神。

  但是,一旦儒家變成為官方意識形態之後,儒家和王權的關係發生了很大的變化,不僅為王權服務,而且依附王權,不再具有獨立精神。在為王權服務這個總體構架下,儒家對不同社會群體的關係是不一樣的。第一,對王權,儒家完全依附。儒家成為掌握話語權的人,也就是今天掌握意識形態的群體。在這個群體中,愚忠是普遍現象。儒家為了取悅王權而不惜說假話。當然,儒家也有真正忠誠的分子,他們能夠嚴格堅持儒家“應當怎麼樣”的“規範派”信念,甚至不惜生命向掌權者說他們所理解的真話。但即使是這一群體,他們對解釋世界到底是怎樣的並不感興趣,他們所感興趣的是世界應當是怎樣的。正因為如此,這些“說真話”的儒家和統治者之間存在有一定的緊張。當現實世界不符合儒家的社會理念的時候,儒家就會勇敢地向王權說真話,導致王權的不快。有時候,這當然有不好的結局,因為說真話而殺頭的案例也是有的。

  第二,對自己這個群體,儒家的自私性往往表露無遺。儒家首要的任務就是參與統治,把自己成為統治過程的一部分。歷史上,儒家是最為積極參與政治的群體。但同時,儒家是排斥其他社會群體參與政治的。在儒家那裡,社會階層是具有等級的,而這個等級是通過政治劃分的。儒家的等級就是“士、農、工、商”。通過這種等級劃分,儒家成功地把其他社會群體排除在政治過程之外。更為重要的是,儒家也把自己排除在法律之外。儒家認為,君子具有善的品德,不需要任何法律的約束。法律只是針對其他社會群體。不過,歷史上,儒家追求政治參與,而排斥其他群體參與政治的做法,是有很大的代價的。面對王權,儒家實際上也往往非常微弱。儒家的道德力量何以能夠對王權構成任何制約呢?在任何國家,能夠制約王權的是具有人口力量的社會,或者具有經濟力量的商業階層,或者兩者的結合。儒家把其他社會階層排除在政治過程之外,自己也往往成為犧牲品。在很多場合,為了權力,儒家的犬儒主義是很顯然的。

  第三,對社會來說,儒家也是極其自私。儘管儒家這個群體本身是開放的,也就是說,人人都可以成儒,通過接受教育而成為儒。“有教無類”是儒家學說的一個優勢。但這並不是說儒家的知識是向社會開放的。儒家是一個壟斷知識的群體,並沒有想到要把自己的知識傳播給社會大眾。相反,這個群體對社會實行的是愚民政策,壟斷知識僅僅是為了自我利益,即向王權服務。顯然,在“有教無類”的思想傳播到西方後,西方就發展出了大眾教育的教育哲學,在此基礎上又發展出了大眾教育結構。而中國儘管很早就有“有教無類”的思想,但並沒有發展出大眾教育。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