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焦點傳真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 
不讓“和平協議”止於選舉伎倆

http://www.CRNTT.com   2011-10-23 08:23:38  


 

  但讀者諸君記不記得,當馬英九接見陳雲林的時候,民進黨則巨細靡遺的觀察?不僅如此,對於北京有過什麼鎮壓行為,朝野都如數家珍,時而比賽加油添醋。但是他們竟然能見秋毫,卻不見薪輿,對華府四處屠人的劣行眼不見為淨,似乎有違國際和平締造者的自我期許。 

  民進黨親美,是為了追求台獨時可以嚇阻北京採取軍事行動;而國民黨親美,則是為了證明即使不追求台獨,也不必擔心遭北京統去。廣義地講,都是為了台灣的和平,但是台灣的和平若是需要霸權的保護,便要聽從霸權的意志辦事,所以華府若要發動侵略戰爭,台北不但要支持叫好,還要表示佩服,爭相捐輸。 

  國民黨從蔣介石退到台灣以來,歷任領導包括蔣經國與李登輝,都曾有膽量對華府說不,連陳水扁也敢忤逆華府。唯獨馬英九,是國府遷台以來唯一對任由華府擺布的領導人。 

  華府當然不贊成兩岸在政治上走得更近。就在馬英九揭示了“和平協議”的願景之後,過去曾在陳水扁任內躋身層峰的陳唐山便透露,當美國前總統克林頓在卸任之後來台訪問時,陳水扁請教他是否適合推動兩岸和平協議之類的議程時,克林頓期期以為不可,認為台灣會遭到北京予取予求的開出條件。換言之,維持台海穩定固然是美國的既定政策,但是兩岸之間的政治接觸,就超過華府的預期了。 

三大前提是難以逾越障礙 

  馬英九因而為和平協議的簽署,設下了幾乎不可逾越的障礙。他說,兩岸簽署和平協議的三個前提是,國內民意高度支持、國家確實有需要、必須在國會監督情況下。台灣大學教授張亞中就這三個條件提出評論,認為既然條件難以達成,當然馬英九提出“和平協議”就不具誠意,想必是為了選舉動員而提出。 

  這樣的看法非常准確,因此假若北京順勢而上,接受馬英九的提議,馬英九勢必採用各種方法拖延擱置,以免造成他自己在內部的困擾。 

  然而,假如可以對華府如此卑躬屈膝的話,對北京不也可以做一樣的事嗎?起碼北京在國際上製造戰爭的意願與能力,遠低於華府。固然向北京磕頭不算和平締造者的作風,但起碼比向華府磕頭要更像一點。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