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焦點傳真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 
高油價的應對之策

http://www.CRNTT.com   2011-05-23 09:36:59  


  中評社北京5月23日訊/國際油價不斷觸高。目前美國西德克薩斯原油(WTI)期貨價格今年以來已經上漲超過近30%;英國北海布倫特原油期貨價格也上漲至每桶120美元以上,這都是金融危機以來的新高。國際油價的快速上漲引起了國際社會的極大關注。除了油價本身的影響,油價上漲將帶動其他大宗商品的價格上漲。如果油價持續高漲,一個嚴重後果就是全球性的成本推動型通貨膨脹。

  光明網刊登廈門大學中國能源經濟研究中心主任林伯強文章稱,中國不可能置身其外。國家發改委宣布自4月7日起上調油價,其中汽油每噸漲500元,柴油每噸漲400元,航空煤油同期每噸上調500元。對於本次調價,國家發改委的說法是,如果按當前國際市場價格和現行成品油價格機制調整國內成品油價格,提價幅度要大大超過這次調價水平。政府應對高油價的策略是,最大程度地緩解對價格總水平的影響(通脹影響),減輕消費者的成本增支壓力(社會承受力)。為此,政府不但壓縮了成品油價格調整幅度,還推遲了調價時間。

  高油價的影響

  文章表示,高油價對中國的影響最直觀的是多花錢。按中國目前的石油進口量,我們每年花1萬億在國際市場上買石油(是去年GDP的2.5%),國際油價漲10%就是多付1千億,這無論如何都是個大數字。但是,政府提到的是通脹影響和社會承受力。

  一般說,油價上漲主要有兩種影響:直接影響和間接影響。直接影響主要影響消費側,間接影響主要影響生產側,通過推高生產成本。能源價格上漲對通貨膨脹的影響,除了上漲幅度,還取決於油價持續上漲的時間長度。

  國際油價上漲對中國通貨膨脹的直接影響不會很大。首先是國際油價上漲通常由於政府對成品油調價幅度的控制和滯後調價,無法及時反映為中國物價的上漲。其次,中國反映居民生活價格水平變動的消費者物價指數(CPI),是通過對多種消費種類給出一個固定的“權重”計算得到的,其中“住房支出中的水、電燃料及其它”是混合的一項。由於能源消費“權重”小,直接的能源支出對通貨膨脹的影響不大。再次,中國油企基本是國企,不會因為成品油價格不調高而不生產,這可以減緩國際油價上漲的壓力。最後,整體而言,國際原油價格上漲對中國經濟的直接影響應該不大,因為中國的能源結構以煤炭為主,石油在中國一次能源消費中所占的比例約20%。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