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焦點傳真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 
中國不能拋棄製造業

http://www.CRNTT.com   2011-05-03 08:17:33  


 
  其次,在加快要素市場改革步伐的同時,充分發揮金融體系在配置大量產業資本重回實體經濟舞台的作用。因為要素價格的上升必然會使得盈利能力無法提高的企業退出實體經濟,他們手中大量的產業資本為尋求資本運作的高收益而湧向社會,如果此時沒有一批社會責任感強的專業化金融機構的存在,包括專業能力強的私募基金、創投基金、風險投資機構等,那中國就缺了一個將大量的“資金”轉為能給社會創造財富的“資本”的重要環節!於是,流動性泛濫甚至都不會在日益監管強化的正規的銀行業內和股市或樓市的渠道中出現,而會以千姿百態的“豆”你玩、“薑”你軍、“蒜”你狠、“鹽”死你之類事前無法有效監管的灰色投機渠道中頻繁現身。從這個意義上說,規範金融體系外的金融活動,發揮民營金融機構的專業化資源配置功能,去吸收大量流失在銀行體系之外的社會資本,然後將其配置到高效率和高收益的實業投資項目上,也是一種克服當前流動性泛濫的應對方法。

  文章指出,需要注意的是,此時如果為了加快金融的發展,而破壞了企業控制生產成本的能力,比如,大宗商品被熱炒,人民幣升值步伐加快,融資成本日益攀高,商業地產泡沫嚴重等,那麼,這樣的“金融繁榮”所帶來的結構性變化就會衝銷製造業通過“性價比”建立起來的競爭能力。如何在保持製造業價格競爭優勢的同時發展好金融業,無論在中國還是其他製造業為主的東南亞國家,都是一個極富挑戰性的目標。

  因為中國製造業在全球產業鏈中仍處於低端中游環節,希望能盡快成為金融大國而站上世界附加價值最高的產業鏈末端的願望很迫切。可是,鑒於中國內需不足所帶來的市場消化能力有限的狀況,我們不該拋棄自己擅長的製造業,或者不顧目前我們所處的發展階段對可能出現的金融衝擊的承受能力,貿然地加快“金融創新”和人民幣國際化的步伐。因為如果在“破舊”的同時無法迅速“立新”,那麼,在殘酷的全球化競爭環境中,就將失去自己原先依托的生存環境。由於到目前為止國內資本市場還未完全同世界接軌,所以,我們避免了多次金融風暴的猛烈衝擊。而也正因為我們沒有體驗過嚴重的經濟和金融危機所造成的災難,致使不少人理想化地希望中國既可成為製造業大國,又能成為金融大國,而這種美好的想法往往會讓我們迷失發展方向。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