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焦點傳真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 
高油價會把中國經濟帶向何處

http://www.CRNTT.com   2011-03-28 09:25:48  


 
  全國政協委員、國家統計局原局長李德水早就說過:美國的金融巨頭們靠“玩錢”去大把掙錢,試圖用虛擬經濟去支配全球的實體經濟,特別是影響或掌控全球的價格。虛擬經濟玩來玩去就是:匯率、利率、房市、股市、油價、糧價等,“誰掌控了定價權,誰就可以掌握世界經濟的命運。”

  2008年,當國際油價攀升至每桶140美元時,美國經濟學家恩道爾對國際石油價格的形成機制做過深入調查。他的結論是,紐約期貨交易所和倫敦洲際交易所進行的期貨交易,造成了石油價格瘋狂暴漲,在保持供需平衡的情況下,可能高達60%的石油價格是由投機炒作引起的。但他也無奈地表示,除了一小撮銀行人士,沒人知道真正的情況,當然他們是不會說的。投機分子靠謠言生存,而不是事實。

  文章表示,一段時間來,除了中國經濟總量成為“世界第二”外,世界輿論更多地“關心”中國能源的對外依存度,尤其是石油。數據顯示,2010年,中國從海外進口2.4億噸原油,在國內生產兩億噸,原油的對外依存度接近54.5%。在亞洲,原油對外依存度高是個“通病”,印度的石油80%靠進口,韓國是90%。

  這似乎是個悖論。世界經濟指望著中國等新興國家拉動增長,可增長的步子剛邁開,油價就被炒上了天,經濟增長的成本猛然上升,通脹預期增大,於是步伐只好緩下來。中國央行已經連續三次加息,並多次提高存款準備金率,已經釋放了緊縮的信號。

  人們都知道,“中國製造”為全球提供了價廉物美的商品。這是在全球產業分工鏈條里,大批跨國公司把加工生產環節轉移到中國的結果。這就造成一種格局:中國為全世界生產,而消耗的能源卻是自己的,或者必須用高價去購買。今天,中國經濟本身就利潤微薄,再被高油價這麼一擠壓,更是逼近賠本賺吆喝的境地。

  國際能源署首席經濟學家法提赫•比羅爾稱,石油價格升高對中國的危害會很大。如果2011年的石油價格維持在平均每桶100美元,中國可能就要在石油進口方面花費2060億美元,比2010年的花費幾乎增加了540億美元。而這並不是讓中國經濟發展停下來的理由。在中國,每千人保有汽車的數量僅僅只有30輛,在美國這一數字是700輛,歐洲的數字則接近500輛。

  “讓你多幹活兒,拉動全球經濟發展,可卻發很低很少的工資,再把油價、糧價打到天上(相當於手里的錢貶值了),不讓你吃飽,甚至餓著你”,一位國內製造業的企業家評價說:“這就是高油價對中國這個‘國際打工仔’的巧取豪奪。”在2008年,中國也曾飽受高油價和原材料價格上漲的幹擾,當時許多與中國處於相似地位的發展中國家如越南、印度等同樣面臨困境。如今,這出大戲重新上演了。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