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焦點傳真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 
“申亞”應奠基於普及體育運動

http://www.CRNTT.com   2010-10-05 08:21:36  


 
  西方社會早在上世紀末,就發展體育作為全民健身的工具,進行了不少的數據分析。總括而言,廣大市民因缺乏足夠運動而耗費的醫療開支,約佔整體社會醫療支出的2.5%。假若以這數值推算應用於本港,市民因缺乏運動而損失的醫療費用,每年超過十億港元。如果政府真的能夠透過申辦亞運,馬上全面改善現有的體育規劃,實現全民運動為目標,並制定一套客觀評量的準則,那麼未來的13年,便可以為本港省回百多億元的醫療支出,提升社會的生產力,而且更能夠讓世界體驗出香港是“動感之都”。 

                      本港應有一套長遠體育政策 

  回歸後至今,本港的確欠缺一套完善的長遠體育發展政策。還記得在2002年,當時的民政事務局,撰寫了體育政策檢討小組報告書—《生命在於運動》,內容頗為充實,並建議改善的摘要有7個方向,共40項建議,筆者以為政府決意積極發展體育,殊不知原來文件的背後動機,卻只是為了解散當時行政混亂的康體發展局而已。 

  是次政府推出申亞的諮詢文件,具說服力的理據顯然不足。至於財務上的安排及運用,相信特區政府能夠負擔得來。反而令筆者憂慮的問題,是如何擴闊本港的體育人口,並且透過普及體育去凝聚社會。筆者認為急需落實的,是制定一套得到其他政策局支援的普及體育政策。 

  以每年馬拉松跑步日為例,賽事能夠凝聚數萬名港人一起參與,實在難得。可惜運輸署卻沒有開放足夠使用路段的時間給予賽事使用,連累參賽市民半夜三更便要起床去跑。負責運輸的官員只管運輸事宜,跑步事宜不是他們的管轄範圍,官員欠缺服務市民的廣闊視野,加上憂慮駕駛者的投訴,這種少做少錯的官僚作風,絕對不利普及體育的發展。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