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焦點傳真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 
為什麼唐駿們風光方舟子們提心吊膽?

http://www.CRNTT.com   2010-09-14 12:29:41  


 
  近年來造假故事太多。就以2006年最有名的“漢芯”事件為例,當年1月中,先是有人在網上透露上海交大微電子學院院長陳進研製的所謂“漢芯一號”,是造假。經過媒體的廣泛追蹤報道,上海交大於2006年5月12日向媒體證實漢芯是假的,並通報表示陳進被撤銷各項職務和學術頭銜,國家有關部委也與其解除科研合同,並追繳一億多元各項研究費用。但是,讓人遺憾的是,即使陳進欺詐多個部委及上海市政府單位,騙取了如此數額的科研經費,除了上海交大將其免職、免頭銜外,沒有任何機構對陳進追究法律責任、進行法律制裁。這類事件如此結局,衝擊了社會的道德與法治底線,給法律的嚴肅性構成硬傷,同時,從另一方面鼓勵了未來的造假者。

  2006年6月,同濟大學生命科學與技術學院院長楊傑教授,因為學術造假,被校方“終止其聘用合同”、“解除教授資格”等處罰。那次已經是近年對造假處理得乾淨利落的了,但還是僅停留在“把騙到的還回去”的層面,沒有其他處罰或刑罰,使作假的實際成本幾乎為零。

  據《新世紀》周刊追蹤報道,湖南省質監局早在2010年2月就發現金浩茶油致癌物超標,但卻一直沒有公布。到8月20日,金浩茶油還在其網站聲明,稱網上論壇及微博出現的關於“金浩茶油被查出致癌物超標6倍”屬謠傳,公司承諾金浩茶油系列食用植物油質量安全可靠。

  8月21日,湖南省質監局還向省內官方媒體通報了“茶籽油生產加工企業專項監督抽查結果”,稱23家企業33種茶油產品抽檢結果均為合格,其中包括金浩公司部分茶油產品。8月30日,《新世紀》詳細報道了金浩問題茶油秘密“召回”的過程等問題,但這一問題掩藏時間已長達近半年。在接受採訪時,省質監部門負責人稱,選擇不公開是“維穩”需要。

  從這幾件以及其他眾多著名案例中,我們看到造假成風的根本原因在於制度,包括政府權力過多控制社會資源的配置、權貴聯盟、司法不獨立、法治不到位等等。由政府部門掌握“技術創新”資源、科研資源、教育資源、行業資源、學位資源等,尋租機會必然會多,造假的激勵就翻倍甚至翻數倍。行政配置資源跟市場配置資源的最大差別在於:後者看重經濟回報,看“硬功夫”,而前者不在乎經濟回報,主要甚至只在乎政績,由於“政績”既主觀又不一定有形有色,不一定跟效率掛鈎,所以,當行政權力擋道資源配置時,忽悠、造假反而更能讓行政掌權者和陳進們雙贏。因此,市場化程度越低、政府配置的資源比重越高的社會,給造假帶來的激勵必然越高,在權力受媒體監督有限的社會裡尤其如此。

  正因為造假、忽悠更能讓行政當權者和造假者各得其所,所以,一旦騙局被發現,從法律和行政上追究造假者的可能性就不會高,司法也不太會介入,因為如果司法和其他責任部門“太認真”,就會捅出太多權貴。就像陳進“漢芯”案一樣,責任僅追到免除職務為止,而這職務本來就是騙取的。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