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 | |
汪輝專訪:不回應是坦蕩面對學術批判 | |
http://www.CRNTT.com 2010-08-02 13:56:44 |
新聞鏈接: 新加坡《聯合早報》:兩百名對立的學者 作者:周兆呈 2010-08-01 幾天前與兩位友人聚叙,他們一位在美國讀書、一位在台灣執教。閑談中自然地帶入“汪輝事件”,友人在美國任教的導師也積極參與“挺汪”,是7月初對外公布的近百名海外學者致清華大學公開信的署名人之一。 這是我一個月內第三次和外地學術、文化界人士聊起“汪輝事件”,無論是在上海跟當地的朋友,還是在新加坡與來自上海、香港等地的客人,“汪輝”似乎成了無可回避的熱門話題。有趣的是,對於事件本身,這幾位文化人彼此所持的立場也是南轅北轍,交集有限。 這只是我自己有限的接觸所得到的印象。這種因為“汪輝事件”而在學者之中引發的對立,可以從兩組針鋒相對的公開信觀其一二。7月7日,63名以中國大陸為主的學者簽名附議,以公開信的方式向清華大學及汪輝博士學位授予單位中國社會科學院提出,“為對汪輝教授負責,澄清這一爭議,我們聯名要求中國社會科學院和清華大學迅速答複,履行職責。在組成調查委員會時,應邀請貴院、貴校之外的學者,乃至海外學者參加,公示委員會成員名單和調查結果。我們同時要求,調查結論以及各委員投票意向最終能公布。” 簽名附議的學者,既包括南京大學、複旦大學等中文系現當代文學研究領域的知名專家,也包括政治學、社會學等其他研究領域的教授,很多是平時就積極參與社會事務、介入時事討論的學者。 “汪輝事件”引起如此衆多學者的參與,撇開學術派別、理念差異、治學觀點等帶有個人色彩的因素不說(說也說不清楚),如果將其視為公共事件,校方學術機構如何應對處置、汪輝本人如何回應闡釋、學術界又如何認可或繼續激辯,足以構成一個案例,放到今後更長的時間段再回首時,肯定有其“經典”意義。 公開信裡除了在學術領域調查的專業要求,還額外加了諸多確立規則、處置程序、人員組成的具體訴求,比如要求調查委員應包括社科院、清華之外的學者,公示名單、公布投票意向等等。很顯然,公開信是希望借助公示公布,來確立一種規範,從而形成對調查當局的一種壓力。這種訴求的潛意識,反映出的是對目前缺乏規範的學術機構的調查的不信任。換言之,在對汪輝調查的訴求中,讓人看到更多的其實是整體中國學術界對學術機構權力制度的懷疑,也是對整個社會制度誠信匱乏的質疑。因此,即便是社科院和清華大學按照這種訴求邀請校外、海外學者,公開公示,仍然會招致繼續的批評,陷入沒完沒了的境地。 |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