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焦點傳真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 
《艋舺》:“史上最文藝”黑幫片

http://www.CRNTT.com   2010-03-26 11:40:13  


 
  偶像劇的經驗嫁接

  不難從《艋舺》中看出我們早已熟悉的台灣偶像劇的影子。而鈕承澤本來就有“台灣偶像劇教父”的外號。

  2000年他由演員轉型導演,最初就是在偶像劇領域闖下一片天地。《吐司男之吻》、《來我家吧!》、《求婚事務所》、《我在墾丁天氣晴》,台灣偶像劇得以脫離對日劇的複制、構建自己的完整產業體系,鈕承澤出力不小。他與另一位導演蔡岳勛開創了偶像劇的新路數:不再是簡單的愛情至上,而是將許多社會現實議題融入時尚的包裝之中。

  鈕承澤說:“五年前,在我還是井底之蛙的時候我就說了,台灣電影的未來在偶像劇,這個觀察一直到現在為止我仍然覺得非常準確。我熱愛電影,可是當時的環境不容許我們投入電影創作,所以我們是用很高的標準、很高的自我要求在拍電視劇;換句話說,根本的心態是一樣的,我是把電視當電影拍。電視和電影當然不一樣,因為載體不同、預算不同、規格不同、遇到的對象不同、映演場域也不同,電影銀幕那麼巨大,更要在乎細節,不過基本心態不會差太多,重點還是怎麼樣透過劇情讓感受傳達。那時候我就覺得偶像劇是太好的練習,因為必須在這麼短的時間、這麼低的預算內完成。我個人在偶像劇的操作裡面,培養了明星、有了說故事的技術、學會了分鏡、知道怎樣讓觀眾哭怎樣讓觀眾笑、知道怎麼控制現場,也建立了一些跟我一路走來的群眾,養成看了我的作品能夠產生連結的那一些人。”

  也是偶像劇的拍攝經驗,使得鈕承澤精准地把握住了如何與新世代觀眾溝通的鏡頭語法。

  複古VS摩登,重振“台客”美學

  作家侯文咏認為,《艋舺》的劇本某種意義上說是放之四海而皆准的,“把它放到北京去,做一個北京的兄弟黑道片也一樣成立,放日本、意大利都成立。同樣的結構,加入幫派,幫派複雜,兄弟理想……就像以前的《投名狀》。這個結構的東西我覺得還是太類型了,少了一點創新。”

  但他覺得,作為整體電影而言,《艋舺》卻顯現出鮮明的台灣風格,這很大程度上要歸功於美術設計、布景。

  背景雖然是1980年代的艋舺,鈕承澤卻從一開始就不打算只是單純複原二三十年前的風貌,“這不只是一個關於過去的懷舊故事,同時也要是一個充滿現代感、新鮮的創意與流行元素的新電影。”於是我們看到在《艋舺》裡,屬於1980年代的大紅、大綠、大金等俗艶色彩、生動圖騰,被重新拼貼,創造出全新的時尚氛圍。

  侯文咏說:“電影裡那些街弄巷道、妓女屋、黑社會角頭的家,《艋舺》都用了一種風格化的方式來表現,你如果到台灣真的看到那條街、那個廟,都不是那個樣子,但它又不完全不長那個樣子。它用了原有的東西,再把它美術風格化。所以台灣人可以接受,覺得既親切,又驚喜;這個東西我沒有見過,可是又很認同這是台灣。”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