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焦點傳真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第6頁 】 
中國從東盟走向世界

http://www.CRNTT.com   2010-02-10 12:19:34  


 
  潘克表示,希望中國企業充分運用法律工具規範實施在東道國的投資與貿易行為,及時掌握、學習和運用東道國有關投資與貿易的法律法規,通過與專業法律人士合作充分挖掘東道國法律法規所蘊含的法律價值和法律空間。

  “國際間政治關係根本上還是取決於國家利益,其中包括國家經濟利益。中國企業要贏得東道國的尊重,唯依法辦事之一途。”他說,“儘管在東盟某些成員國進行投資與貿易存在著不少廣為人知的‘潛規則’,但是中國企業至少在投資與貿易的審批程序上需要完全符合東道國的法律法規,比如向中國使領館和法律專業人士瞭解東道國相關法律法規,在啟動投資與貿易之前,認真與東道國的合作夥伴商談並簽訂條款齊備責任明確的合同,規範雙方的權利義務。”

  可能的糾紛

  出於一些歷史原因和現實利益交織,東盟國家一方面繼續懷疑中國的經濟影響力和政治野心,另一方面卻又希望利用中國快速增長的經濟中的出口潛力發展自己。目前,東盟各國由於市場不同和工業水平等方面都不同,所以對自貿區的態度也有所不同,並非想像和描述的那麼整齊劃一。以菲律賓、泰國和馬來西亞為代表的“老東盟”國家中一些人對中國産品的大量進入比較防備,而印尼甚至要求與其他10國就協定的一些條款進行重新談判,因為其一些産業競爭力還很弱,有可能會發生企業倒閉、工人失業和遊行抗議等情況。而在中國-東盟自貿區《框架協議》中有一條協議是:當給對方的産業造成極大的影響,可以向對方提出協商暫緩零關稅,但不得恢復到原來的高關稅。

  “中國政府和企業對於這些情況都必須清楚,也應該積極思考應對措施。”潘克表示,如果需要延期實施有關貿易協議,同樣需要啟動相關法律程序,展開中國與東盟協商對話,對所有法律文件進行修改,“同時,提議修改方應當承擔相應的國家責任和履行相關國際義務”。

  另外,在一些西方的經濟學者看來,中國與東盟10國簽署的還不是真正意義上的自由貿易協議,因為協議規定每個國家都可以將各種電子設備、機動車和汽車零件以及化學品、爆米花和衛生紙等數百種敏感商品列入非免稅目錄,繼續徵收關稅,其中很多商品甚至會持續到2020年。這會否在以後的實際運作中發生糾紛,仍是一個未知數。(記者尹鴻偉)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第6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