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焦點傳真 】 【打 印
經濟再平衡:挑戰中國經濟核心問題

http://www.CRNTT.com   2009-09-28 11:04:41  


實現經濟再平衡,柔中帶剛是必須的。
  中評社北京9月28日訊/因為美國總統奧巴馬的提議,G20峰會熱門議題從金融監管轉到了經濟再平衡。

  奧巴馬推出名為“可持續和均衡增長框架”的動議,這項框架協議包括的具體措施可能涉及美國增加儲蓄並減少預算赤字、中國降低對出口的依賴。9月20日,在接受CN N採訪時,奧巴馬說:“我們不能回到以前那樣,中國和德國等國賣給我們東西,而我們除了捏著一大把信用卡和房貸,什麼也不賣給他們。”

  南方都市報發表社評稱,奧巴馬的提議觸及到全球經濟的敏感神經,受到與會各方的高度重視。此次金融危機爆發,監管乏力責無旁貸,全球經濟的失衡同樣是關鍵因素。在原有的經濟格局中,中國、日本等國成為製造大國,成為創匯大國,而美國成為消費大國,全球經濟系於美國人高達10萬億美元的消費能力上,這樣的模式注定無法持久。事實是,全球經濟已經回不到金融危機之前的模式,貿易摩擦將越來越多,中國的低價商品加劇了國際與國內的雙重失衡,我們應該正視事實。

  文章表示,國人很難以平和的心態面對奧巴馬的提議,中國製造業正在經受貿易保護主義煎熬,而奧巴馬的這一議題似乎是把中國人的節約與投資兩大美德當作惡行,把金融危機繼續歸咎於過分儲蓄論。

  對待困難議題的態度將考驗我們的理智與改革經濟的決心。一項提議是否對中國有利,取決於中國怎麼對待。即便沒有奧巴馬的議題,中國也將致力於改善經濟結構。中國4萬億經濟刺激計劃出爐以保持G DP的增速,對於中國經濟結構的調整日益提上議事日程,目前投資大幅增長,消費相對比較穩定,投資(包括存貸投資)的同比和環比增長年率有更大差別,前者可能在4%左右而後者逾60%,3季度投資環比增長年率大約40%。

  中國領導人一直在強調調整經濟結構、促進內需的戰略意義,溫家寶總理在本月一次講話中指出,中國政策的著力點不僅在於克服短期困難,更要著眼於長遠發展。為了達到調整經濟結構的目的,各個行業刮起了一股重組之風以減少過剩產能,中國政府針對風險資本頒布了更為寬鬆的規定,為外包等服務業提供支持,為農民推出了社保項目,進行了減稅,並為小企業推出了股市創業板。

  現在的問題是,目前的手段是否能夠改善中國的經濟結構,國進民退的整合之風到底是提高了中國的經濟效率還是相反?這個問題如此嚴峻,將直接關係中國未來的經濟發展模式,絕對不能掉以輕心。事實上,作為企業的輸血管道,無論是在間接融資市場還是直接融資市場,我們看到的是資源向大型國有企業聚集,是民間資金進退兩難,是實體經濟資金流向資本市場與貨幣市場,是中小企業貸款“被增長”,是民工荒背後的中小企業荒。

  文章認為,無論奧巴馬是否提出議案,上述問題都會成為中國經濟領域的核心問題,與其把奧巴馬的議案看成一場陰謀,不如看成一次迎接挑戰的機會。正是因為具有建設性的、理智的心態,中國的消費已有好轉:過去30年,個人支出占G D P總增長率的比例略低於60%。近來,支出已開始提速:在2006年至2008年中,消費的年增長率超過了8%———位居亞洲之首。較之美國10萬億美元的消費,中國1.6萬億美元(相當於G D P的41%)的消費仍相對較少。但去年中國在可買賣商品上的消費大約增長了2750億美元,是美國的9倍。

  真正的難題在於人民幣匯率,人民幣面臨升值壓力。IM F在本周公布的一份報告中表示,“現行的政策以及所謂的匯率體系可能無法滿足讓需求再次平衡的要求”,報告指出如果“人民幣因歐元和美元的貶值出現實質性升值”,將使世界主要經濟體為恢復經濟增長而採取的政策改革“變得更加有效”。中國正面臨類似30年前廣場協議的強烈衝擊,人民幣升值而國內企業效率未能跟上,中國將迎來比日本更加巨大的資產泡沫,這是中國經濟無法承受之重。人民幣匯率改革必須循序漸進。金磚四國要求的是在國際金融機構更大的投票權,而不是承擔金融危機發生後的巨大成本。

  文章最後說,重建國際金融秩序,中國應該理直氣壯據理力爭,而在全球以及中美經濟結構轉型上,中國有必要以開放的心態,積極謀求與貿易各方達成共識,有進有退,有張有弛,方能在國際博弈中獲得利益的均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