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焦點傳真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 
歷史坐標中的G20倫敦峰會

http://www.CRNTT.com   2009-03-30 07:26:35  


3月28日,英国首都伦敦有超过35000人手持标语,高呼口号参加示威游行,呼吁世界各国领导人在伦敦G20峰会期间制定更为有效的措施来应对贫穷、气候变暖和失业等问题。
  中評社北京3月30日訊/《廣州日報》今天登載評論文章“歷史坐標中的G20倫敦峰會”,文章說,如果將G20倫敦峰會納入到歷史視野中考量,我們就會發現:G20倫敦峰會具有承前啟後的重要作用。全文如下:

  G20倫敦峰會正因金融危機面臨歷史性機遇,包括中國在內的新興經濟體的規則制定參與權——儘管並非主導權——從此將不容忽視。

  4月2日,G20峰會將在倫敦召開。儘管已有不少分析人士認為,峰會很難取得任何實質性成果,甚至還可能因爭吵以失敗告終。類似分析只是“隔岸觀火”、局限於就事論事的狹隘視野。如果將G20倫敦峰會納入到歷史視野中考量,我們就會發現:G20倫敦峰會具有承前啟後的重要作用。

  世界正在悄然生變。G20倫敦峰會正因金融危機面臨歷史性機遇,包括中國在內的新興經濟體的規則制定參與權——儘管並非主導權——從此將不容忽視。在當前世界格局中,G20地位的凸顯,是以G7為代表的發達國家群體無法獨力為經濟危機紓困為背景的。G20成員占全球國民生產總值的90%、世界貿易的80%、世界人口的2/3。緣此,在金融危機的背景下,世人開始視G20峰會為經濟危機的“終結者”,並對G20倫敦峰會寄予厚望。可以說,這是G20倫敦峰會的歷史性機遇,是國際金融體系改革走向更公正、更合理的真正開端。這種歷史性機遇,顯然不再是“空口無憑”,而是切切實實以中國、俄羅斯、巴西、印度等“金磚四國”所代表的新興經濟體的經濟實力為後盾。

  從國際金融體系演化的角度看,G20倫敦峰會無疑將成為國際貨幣體系多元化的新起點。國際金融體系的“更新換代”,都直觀地體現為世界儲備貨幣的變化:19世紀英鎊本位的確立、一戰後英鎊本位的衰弱;二戰前後美元本位的確立、20世紀70年代美元本位的衰落。上述四個時期的重要節點,都構成國際金融體系確立或解體的重要標誌。如今,G20倫敦峰會開始擔負起多元化儲備貨幣的重要使命。在G20倫敦峰會召開前,“金磚四國”不約而同地提出“貨幣多元化”戰略構想。儘管這還只是一種設想,但國際貨幣多元化改革很可能從此拉開序幕。 


【 第1頁 第2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