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焦點傳真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第6頁 】 
台灣政治局勢的演變與兩岸關係的走向

http://www.CRNTT.com   2008-11-28 09:57:02  


 
  3、““立委””選舉慘敗造成的“西瓜靠大邊”效應。1月12日七屆““立法院””選舉中全部的113個席次中,民進黨只有27個,泛藍陣營擁有超過四分之三的席次,由此使大選產生嚴重的“西瓜效應”。地方派系與政治人物紛紛看好馬英九,謝長廷陣營競選的氣勢無法拉抬。連李登輝的表態支持也只是“我這一票投給他”,“我沒有叫你們也投給他”。

  4、民進黨政黨內部問題,危機四伏。表現為:一是派系間的矛盾鬥爭,謝長廷、蘇貞昌、呂秀蓮及游錫(方方土)等四大天王初選,使民進黨面臨四分五裂的境地;二是謝長廷競選中的“自我獨斷”,一人競選,一人說了算,兼任“編劇、導演與演員”“三合一”,沒有發揮團隊與集體合力,無論是蘇貞昌系還是新潮流系事實上都處於作壁上觀,即使有人想全心投入輔選,也是心有餘而無處使;三是陳水扁與謝長廷間的心結與矛盾,陳水扁喊出“可以不投票給謝長廷,不可以不投票給台灣”等類似的不當言論;陳水扁最後幾天都沒有出現在謝長廷的造勢場合,只在台南有露面。台南縣長蘇煥智承認敗選主因是“謝長廷沒有與民意接近,也無法與陳水扁切割”。四是謝長廷陣營競選策略存在嚴重問題:正面文宣少,負面攻擊多,只有攻擊對手,沒有端出多少“政策牛肉”,除了“台灣維新”、“幸福經濟”幾個概念外,沒有具體的政策主張。謝長廷一味依賴召開記者會,大打“議題戰”,對馬英九的所謂“綠卡”從春節打到投票前,打了幾個月。所謂周美青“偷報紙”、馬唯中“入學不抽簽”、“有美國護照”、馬以南“槍手”、蕭萬長三個孩子“豪宅”,“非常光碟”、“台灣周報”。所以,《聯合報》稱民進黨幾年來的執政的沒有進步,也表現在選舉上沒有進步。

  就競選策略言,“謝失策在過度迷信媒體議題戰,弱化組織戰,使他流失中南部選票。中南部民風講究‘見面三分情’,謝‘蜻蜓點水’式的拜票行程效果有效,在馬深入敵營的‘長住’攻勢下,造成綠營票倉鬆動。”由於身體原因,謝長廷不大跑行程,如在選舉正式開打後,在臺北市的拜票地方,“10個手指頭數得出來”。選舉中謝長廷是掌握了議題的“制空權”,“成為最常親自召開記者會的“總統”候選人”。但忽視了組織戰與基層的戰鬥力。最後是“空軍奇襲轟炸式的戰法還是不敵傳統的綿密組織動員,甚至連南部票倉都遭到攻破,逆轉勝成了遙不可及的夢”。謝長廷在臺北市的得票率只有36%的基本盤,不如二年前的臺北市長選舉的百分之四十。謝長廷只在他的出身地大同區領先馬英九1000票保住了面子,其他11個行政區馬英九都超過6成,民進黨在士林、北投、萬華等傳統支持者居多的地區都輸。

  (二)馬英九的“人格魁力”是國民黨勝選的要因

  1、因“人格魅力”馬英九人氣旺,支持度高。一路走來,清新的形象,盡管有“特支費案”的糾葛,但與民進黨政治人物相比,擁有給人希望的政治清明、為人誠實的人格特質,從而符合社會普遍的期待。打破了“馬英九跨不過濁水溪”的神話,在南部七縣市小輸,取得49%的好成績。

  2、國民黨與泛藍陣營比較團結。無論是親民黨與國民黨,還是國民黨內部的所謂“本土派”與“外省人”,在非贏不可的危機意識下,整合得比較好,從而是萬眾一心。即使是地方政治人物,“一掃過去習慣等中央‘給資源再動員’的被動模式,主動出錢出力,地方藍營展現空前的企圖心。”“中縣紅派的前縣長廖了以,一年前就結合前議長林敏霖,為馬英九在中小企業和社團布樁,黑派的黃仲生也與紅派議長張清堂合作,穿上布鞋猛跑行程,國民黨籍縣議員等基層民代也為馬掃街拜票,比自己選舉還賣力。”

  3、馬英九與泛藍陣營高度的危機意識。在選舉的最後關頭進行催票,如臺北市共有1368個投票所,根據上次““立委””選舉中106個得票率低於四成的投票所,發動基層組織催票,發現比上次有進步就有獎勵。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第6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