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台灣論衡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 
石斑魚銷陸生變 譚偉恩:台灣應該反思

http://www.CRNTT.com   2022-06-16 00:12:22  


 

  他提到,但值得注意的是,台灣從去年3月起陸續發生水果貿易被限制,到今年水產出口被限制,官方雖然一直宣稱有意上告WTO,但實際上迄今為止,都未在WTO當中透過爭端解決諒解程序議定書提出正式諮商,也無進一步發動訴訟。頂多透過在WTO的代表團,於食品安全暨動植物檢驗檢疫措施協定的特別專門委員會提出貿易關切,提完之後也沒有再做進一步動作。

  上述情況,譚偉恩認為,有兩個可能,一是台灣方面認為北京阻擋貿易是政治行為,判斷訴訟無益。二則是或有評估勝率不高,因為從果品貿易到現在的石斑魚,全都是品項檢疫規範不符,例如用藥超標或者寄生蟲等問題,如果台灣能夠百分百保證出口品項在檢疫方面無虞,台灣訴請WTO貿易爭端解決仲裁就有充分的理由,且可以站得住腳,可是台灣目前遲未發動訴訟,其中必然有些顧慮,這是值得反思的事。

  他說,在政治操作方面,台灣當然可以懷疑北京的做法是政治作祟,但無人可證明相關論點,理性而言,回到基本貿易互動原則來解決問題,或許比較實際。舉例來說,台灣過去長年因為內部疑慮,而阻擋美國含有萊克多巴胺的肉品、日本福島核災區食品輸入,美日過去雖然一直表達不滿,但也從未到WTO對台提告,因為台灣的疑慮主張在貿易行為上站得住腳,回過頭來看近來兩岸發生的貿易糾紛,北京暫停台灣具有檢疫問題的產品輸入,同樣有其立場。

  譚偉恩進一步表示,也就是說,回到基本的貿易互信層面來說,買的一方當然不希望買到問題產品,如同台灣先前對美國含有萊劑的豬肉、日本核災區食品有疑慮,不願貿然進口的情境。北京當然有權針對台灣有疑慮的品項設下障礙,台灣方面覺得北京片面違反貿易原則,其實並非如此,若北京真是粗暴違背國際貿易行為,台灣何不循管道提告?

  譚偉恩提到,其實在去年12月30日中國海關總署就曾點名屏東兩家養殖業者王志義養殖場和戴兆鐘養殖場的石斑活魚檢驗超標,某種程度而言,北京其實已對台提前示警,可是台灣的農政單位有無設法把關改善?亦或是毫無作為?所以問題的癥結點還是得回到貿易關係的基本互動來看,毋須過度訴諸政治憤慨,對貿易關係無濟於事。

  至於如何看待兩岸貿易關係走向?譚偉恩認為,不必過度悲觀,台灣的貿易出口仍以對岸為主要市場,且占比有增無減,倘若北京真是以政治手段在干預兩岸貿易行為,其實大可以完全中斷對台貿易,殺傷力必然顯著。可是到目前為止,北京方面並未透露相關跡象,因此以理性的角度看待,目前所發生的兩岸貿易爭執,其實都在合理的貿易行為範疇之內,因此兩岸貿易關係後續若能回到買賣行為的基本面上理性協商,理當不會有激烈變化。


 【 第1頁 第2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