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台灣論衡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第6頁 第7頁 第8頁 第9頁 第10頁 第11頁 第12頁 】 
中評智庫:海上絲綢之路需消除東盟安全疑慮

http://www.CRNTT.com   2016-02-24 00:14:29  


 
  雖然東盟國家在長期而言仍然視中國為一大威脅,但在短期內,面臨著越南(特別是對東盟而言)和蘇聯(特別是對中國)所帶來的威脅,東盟和中國(加上美、日)形成了某種權宜性的盟友(alliance in convenience)。當中,泰國由於面對越南的威脅最大,和中國的安全關係發展到了某種程度的軍事盟友關係,但其它東盟國家雖然短期內視中國為抗越的盟友,但從長遠和戰略角度上,仍然視中國為一大威脅。馬來西亞和印尼在1980年聯合發表的“關丹宣言”(The Kuantan Principle),就是一份要求中國約束自己,不該插手柬埔寨事務的宣言(它同時也要求越南終止和蘇聯合作)。③“關丹宣言”對接下來的地緣政治發展毫無影響,中國、越南、蘇聯都不理睬它,但它確實表達了部分東南亞國家對區域安全課題的看法。

  冷戰結束:磨合期的中國-東盟安全關係

  蘇聯的瓦解和冷戰的結束使中國的戰略地位下降。不再需要中國來抗衡蘇聯的美國開始對中國有許多不友善的言論和政策(同時發生在1989年的天安門事件也加劇了美國對中國的不友善)。但相同的情況並沒有發生在東南亞。蘇聯的瓦解導致了越南實力的削弱,意味中國作為對抗越南的戰略合作關係不復存在,但東盟諸國卻沒有因此而和中國疏離。在九十年代,東盟吸收了越南、柬埔寨、寮國、緬甸,成為全面性納入所有東南亞國家的區域組織。中國在九十年代初和印尼、新加坡、文萊建交並且和越南恢復關係後,已經全面和所有東盟國家維持正常關係。不過,這個時期的中國-東盟安全關係並非一帆風順,可以被稱為是一個摸索和磨合的時期。

  隨著蘇聯威脅的瓦解,中國迎來了建國以來最好的安全環境。因而,在後冷戰時代,中國安全戰略的基本目標調整為爭取一個和平穩定的環境以進行自身的現代化建設。以此基本目標為基礎而衍生出的戰略目標是保障國家的安全繁榮,維護國家領土、領空、領海的主權和權益,維護和實現民族統一,以及維護東北亞和東南亞兩個次區域的和平穩定。為了實施這些目標,中國的亞太戰略基本方針為國防建設服從於經濟建設、精兵政策、在不結盟的原則下進行雙邊和多邊的安全合作、以及不承諾放棄武力實現民族統一。④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第6頁 第7頁 第8頁 第9頁 第10頁 第11頁 第12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