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台灣論衡 】 【打 印
烏克蘭情勢已經峰回路轉?

http://www.CRNTT.com   2014-05-17 10:30:36  


  中評社北京5月17日訊/斯坦福大學國際安全和合作中心研究員薛理泰今天撰文《烏克蘭情勢已經峰回路轉?》分析指出,普京日前的相關表態,顯示他在烏克蘭問題上的立場開始軟化,他並表示願意與歐盟共同尋找緩解以至結束危機的方案。儘管西方對此反應謹慎,但通過外交途徑解決烏克蘭危機的努力畢竟出現了一絲曙光。:
 
  俄羅斯總統普京5月7日與歐洲安全與合作組織輪值主席會晤後表示,已經獲得共識,認為基輔與東南部直接對話,是緩解危機的關鍵。他呼籲東南部親俄民眾推遲原定11日舉行的“聯邦化”公投,轉而與基輔對話,為公投創造必要條件,並通過對話來確保東南部地區的合法權益。

  同時普京指出,“烏克蘭重新舉行總統選舉本身是正確的一步”,“俄軍已從俄烏邊境撤出”。他表示,美歐通過包括衛星監測在內的科技手段,可以驗證俄軍在俄烏邊境的部署情況。

  近日烏克蘭東南部兩派民眾之間的激烈衝突愈演愈烈,情勢日趨惡化。6日,即普京表態前一天,政府軍特種部隊抵達南部港口城市敖德薩平亂。斯拉維揚斯克親俄武裝人員則誓言死戰。聯合國警告基輔,設若東部親俄武裝人員大量死亡,將使基輔失去道德高地。俄新社說,各地志願者正在趕去支援親俄武裝人員。跡象顯示,烏克蘭在逐步滑向大規模的對抗。

  敖德薩是烏克蘭第三大城市,戰略地位尤其重要。如果敖德薩仿效烏克蘭東部其他城市,也脫離基輔的管轄,那麼烏克蘭統一的局面將面臨崩潰的巨大危險。

  烏克蘭東南部親俄武裝團體與基輔各執己見,相持不下。而衛星圖像顯示,俄羅斯除了在克里米亞駐軍2.5萬人以外,還在俄、烏邊境部署了約4萬軍隊,配備戰機、坦克、大炮及後勤支援人員。俄、烏兩國軍事衝突看似一觸即發,局勢空前緊張。

  也是在6日,烏克蘭總統選舉候選人提雅尼博克在《基輔郵報》上撰文警告,全世界將面對一場大規模戰爭。他指出,“烏克蘭的結局將給國際和平與安全帶來長期的影響,隨之而來的是核武器的擴散”。

  前述普京的表態,顯示他在烏克蘭問題上的立場開始軟化。他並表示願意與歐盟共同尋找緩解以至結束危機的方案。對於普京的呼籲,烏克蘭東南部親俄勢力是否會奉為圭臬,尚待觀察。儘管西方對此反應謹慎,可是,通過外交途徑解決烏克蘭危機的努力,畢竟出現了一絲曙光。

  就國內因素而言,烏克蘭東西部民眾在民族、國民身份認同、宗教和經濟等層面,向來積不相能,矛盾存在久矣。論及外部因素,則地緣政治競爭、大國戰略博弈和外向型經濟比重的增加等層面,也起著不容忽視的作用。

  烏克蘭國內有800萬俄羅斯人,對於親俄情緒有著天然的“基因”。儘管俄羅斯人和烏克蘭人都是斯拉夫人,可是俄羅斯人對於國民身份的認同,自然是以皈依俄羅斯為上計,否則,在同烏克蘭人對立情緒激烈的情況下,朝夕相處,安全感就付諸闕如了。

  且不說俄羅斯人,同樣是烏克蘭人,東西部在宗教認同上也存在著明顯的差異。東部人多數信奉東正教,而西部卻曾經被信奉天主教的波蘭人長期統治,因而多數人信奉天主教。而且西部人同中歐、西歐關係比較密切,往往在感情上傾向於中西歐。二戰初期,希特勒德國軍隊襲擊蘇聯時,烏克蘭西部人對於入侵的德軍堪稱“簞食壺漿以迎王師”。這在相關電影的片段中可以看到。不少西部人甚至參加了德軍成立的傀儡軍,同蘇軍作戰,而東部人是加入蘇軍同德軍頑強作戰的。

  俄羅斯一直是烏克蘭最大的貿易夥伴和主要能源供應國。俄羅斯按照與前總統亞努科維奇簽訂的協議,每年給烏克蘭的天然氣價格的優惠達70億美元之巨。這次政權更迭,該協議勢必作廢,而今冬如何確保來自俄羅斯的天然氣供應又刻不容緩。此外,烏克蘭向俄羅斯出口商品占其出口總額的23%。鑒此,親西方的新政權上台以後要保住經濟實惠,面臨的挑戰之一是如何修復與俄羅斯的邦交。

  烏克蘭與歐盟經濟體也有著密切聯繫。歐盟為烏克蘭培訓了大批官員和學者,烏克蘭在經濟和外交政策上也向歐盟靠攏。歐盟超越俄羅斯成為烏克蘭最大投資來源地和最大貿易夥伴。去年歐盟與烏克蘭外貿達到32%。

  問題在於,歐盟各國均面臨經濟困厄,自顧不暇,對烏克蘭的經濟援助陷於口惠而實不至的地步。尤其令其尷尬的是,在嚴冬時,甭說烏克蘭,歐盟自己也一刻離不開俄羅斯供應的天然氣。在這個問題上,緩急之間,美國也無能為力。這也就是美歐在援助烏克蘭之事上舉步維艱的症結所在。

  以上是在經濟層面上,烏克蘭與相關各國的關係。然而,經濟因素體現在烏克蘭各地民眾情緒上,又是另外一幅圖案了。

  烏克蘭東西部人之間,環繞著經濟問題,積不相能久矣,並非始自今日。以第聶伯河為界,烏克蘭劃分為東西部。前蘇聯期間,東南部被建成重工業基地和機器製造業基地,有不少航空航天工業企業和原材料基地,成為工業重鎮。烏克蘭獨立以後,東部占全國經濟總量三分之二,是國家經濟的頂梁柱。

  烏克蘭西部經濟主要以農業和輕工業為主,素以“糧倉”著稱。烏克蘭獨立後,自由開放市場,導致西部輕工業紛紛破產,僅有農業、服務業還在運轉。產業空心化勢必導致烏克蘭西部失業率居高不下。在新世紀,烏克蘭勞工競相遠赴工資水平高的歐盟國家,當前烏克蘭勞工在德國、意大利和波蘭等國數量超過了120萬人。西烏克蘭人從經濟利益著眼,主張與歐盟一體化。

  烏克蘭局勢未來走向究竟如何?筆者仍持冷眼觀察的審慎態度,原因是烏克蘭東西部矛盾錯綜複雜,不少衝突點呈現結構化、長期化的特點,不是俄、烏兩國領導人乃至國際社會作出表態,就能予以解決的。再者,在俄、烏兩國以及美歐國家的決策層內部,以及當事方彼此互動的過程中,疑竇密布,暗潮湧動,而相關各國領導人變化迭起,能否理性地處置突發事件,也是一個疑問。

  新加坡聯合早報2014年05月17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