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台灣論衡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第6頁 】 
陶然:中國改革的順序與邏輯

http://www.CRNTT.com   2013-12-18 13:19:00  


 
  改革從何開始突破?

  在選擇改革應該從哪些方面首先開始突破時,特別需要優先考慮那些可以在短期內就帶來經濟乃至財稅增長的領域,從而使政府乃至全社會在持續增長中建立支持改革的信心,也有利於通過做大蛋糕,並設定合理補償機制來減少利益集團對改革可能施加的強大阻力。

  我認為,中國當前的經濟體制改革,應該從那些產能因國有壟斷而仍然不足的行業開始,主要是產能仍然不足的少數高端服務業、製造業部門與土地改革。

  在電信,交通(公路交通與航空),石油石化、醫療保健和教育、以及一些地方公用事業等部門,解除民營資本的進入管制將有利於更多民間投資的進入,並產生較高的資產回報率。當然,這些行業的背後都有較為強大的既得利益集團,他們會全力阻礙放開行業進入管制的改革。

  國際經驗表明,在這些部門推動改革,政府強大的政治意願至關重要,但同時也必須指出,即使中央現在下決心開始推動,中國也可能需要多年才能夠逐步實現這些部門的效率提升和產出及就業增長。國際經驗也同時表明,如果在這些行業解除進入管制的措施不當,就可能帶來新的問題,比如,如果僅僅是允許私營部門參股這些行業,而不是發放更多的牌照允許私營部門作為平等主體參與競爭,那麼結果往往會是這些部門的產品服務質量沒有提升,價格也沒有降低,經濟、就業增長亦無從談起。

  因此,未來要推動打破這些行業壟斷的改革,必須做好足夠的理論和操作准備,仔細研究國際經驗與教訓,才有可能取得合意的結果。給定中國經濟當前面臨的困局,尤其是本應在這些行業獲得高質量就業的大學生就業日益困難、未來可能成為社會不穩定因素的嚴峻局面,中央政府真應該有“壯士斷腕”的精神, 毫不遲疑、但非常謹慎地推動這些行業的改革。

  另一個擁有顯著增長潛力的產業部門則是土地與房地產部門。目前中國的土地有兩種基本類型:城市土地為國家所有;農村土地為農村集體所有。但目前體制下,只有城市政府有權以城市發展為名從農民手中徵地。這不僅剝奪了城市郊區農村居民自身開發土地的權利,城市商、住用地和住房成本也因地方政府為了自身財政利益而壟斷限供商、住用地被推高。

  但未來改革進程中,簡單地宣稱要“建立統一城鄉建設土地市場”,乃至直接廢除現有的徵地制度也過度理想化,而且這個改革也會因為地方政府乃至中央主管部門的堅決反對而難以實現。最重要的是,和1980年代的價格改革帶來的全面通貨膨脹的效果相似,簡單化地在釋放出海量的農村建設用地進入城市土地市場之前,推動集體建設用地入市,就會引起房地產市場預期改變甚至直接導致城市房地產泡沫崩盤。

  顯然,中國的政策制定者面臨一個兩難:不打破地方政府對商住用地的壟斷,就無法消除房地產泡沫化的主要制度基礎,結果是房地產還會進一步泡沫化而最後破裂;但在房地產已經嚴重泡沫化的情況下,過快打破壟斷則會導致泡沫直接破裂。

  因此,要推動難度很大的土地制度改革,不是僅僅通過發布諸如“建立統一城鄉建設土地市場”之類的政策性文件,就可以解決問題的。有效的改革,需要政府和學術界非常扎實研究這個改革領域所面臨的具體情況,尤其是深入考察改革後利益相關方的潛在損益,以此為基礎制定相對完善的利益補償和激勵機制,既向利益群體施加必須改革的壓力,也給其足夠經濟激勵來配合改革。只有做到這一點,才能夠實現順利轉型。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第6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