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台灣論衡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第6頁 第7頁 】 
金庸《明窗小札1963》:民眾利益高於國家

http://www.CRNTT.com   2013-07-29 15:40:38  


 
鏈接:金庸首部政論文集《明窗小札1963》將出版

  2013年07月11日16:20 中國網  

  金庸耄耋之年再出新作,不過不是虛構的武俠小說,而是他本人在真實世界裡的“江湖論劍”――金庸首部政論文集《明窗小札1963》,即將於本月17日開幕的香港書展上問世。

  政論文集結集出版

  “左手寫社評,右手寫小說”是金庸文字生涯的生動概括。然而,長時間裡,巨匠的“左手”卻被出版界所忽視。據統計,多年來,金庸的武俠小說全球發行總量高達5億册,但其數十年新聞生涯中近千萬字的政論文字,卻一直沒有結集出版。

  兩年前,金庸秘書李以建受命搜集、整理金庸上世紀60年代撰寫的專欄文章。其中犖犖大者,是金庸用“徐慧之”為筆名撰寫的“明窗小札”專欄。這一專欄從1962年12月開筆,持續到1968年10月,近5年裡,除1967年間中斷幾個月外,幾乎每天一篇。

  金庸用過“姚馥蘭”、“林歡”及“查理”的筆名,這些已為“金迷”所熟知,但寫下近兩千篇文章的“徐慧之”卻鮮為人知。李以建告訴記者,當年《明報》“自由談”欄目中,寫作“論祖國系列”的“黃愛華”,其真身亦是金庸。

  《明窗小札1963》由香港明河社出版有限公司出版,輯錄了金庸於1963年在專欄中發表的194篇政論文章,分為上下册。涉及內容包括:內地的經濟和社會;香港的中英關於九龍寨城的糾紛;蘇聯社會的專制與強權;中蘇的論戰與歷史紛爭;美國的內政和外交;美蘇的冷戰與對峙;古巴的導彈危機;亞洲各國的外援和內困;越南的動蕩與危機;中印的邊境衝突;西歐國家之間的合縱連橫;東歐的求變和困境;以及共產陣營的分裂和派系等等。

  李以建說,雖然時隔50年,但金庸筆下的政論短文讀來並不讓人感覺陌生。“金庸秉持‘明辨是非,客觀中立’立場,可謂眼觀全球,心懷民眾,鐵肩擔道義,辣手著文章。而文風樸實簡潔,觀點鮮明犀利,剖析鞭辟入裡,見解獨特新穎,盡顯一代大師的風範。”

  內容與發表時完全相同

  金庸特為本書撰寫了“後記”。“後記”中他回憶:“當年的電信和通訊遠沒有今天的發達,除了參考每天的電訊稿外,更多是借助翻閱大量的外來期刊和報紙,從中選擇重大新聞和事件,摘譯之後加以綜合,盡量說出事件的真相,也表達了自己的分析和看法。這些事件和人物已經成為歷史,在當時卻是全世界都關注的新聞和重要人物。”

  具體的寫作過程比文字記錄下來的還要艱辛。李以建告訴記者,金庸跟他聊過,當時住在港島,而報館辦公地點在九龍,每天都要乘坐渡輪橫渡維多利亞港灣。九龍尖沙咀碼頭前,有一檔報販專賣外文航空版的報紙,金庸常去翻閱,見到有合用的資料才買一份回來,“全部訂閱的話太貴了。”金庸熟悉每份報紙的價格,以及長期訂閱和零賣的差別。

  對於當年的政論文章,金庸抱有含蓄但堅定的自信。“孔子說,‘溫故而知新’。讀者們當可發現,所表達的見解和評述,我都盡力保持‘明辨是非,客觀中立’的立場,是非未必完全明辨,客觀和中立卻是一貫的,其中的推測與預斷,也幸而沒有重大錯誤。”在“後記”中,金庸這樣寫道。

  出於對歷史的尊重,也或者因為自信,面對50年前的文字,金庸定下的編輯原則是:每一篇文字的內容,和當日《明報》發表時完全相同,不做任何改動。而熟悉金庸武俠小說的人都知道,對於自己的小說,他在數年裡曾屢次做過修改。

  李以建透露,目前收集和整理的《明窗小札》專欄文章,總數近兩千篇,預計將出版四册,書名均為《明窗小札》,每册以年份來標明。此次香港國際書展首次推出《明窗小札1963》,餘下年份的專欄文章將陸續推出。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第6頁 第7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