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台灣論衡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 
如何破解中國經濟“高貨幣化”迷局

http://www.CRNTT.com   2012-11-12 08:45:28  


  中評社北京11月12日訊/隨著中國貨幣信貸的高速增長、房地產等資產價格泡沫的逐步堆積,以及通貨膨脹壓力的不斷加大,近些年來,有關中國經濟“高貨幣化”以及“貨幣超發”的討論與爭議就從未停息過,而有關中國貨幣供給內生性的謎題也備受中外學界關注。

  上海證券報發表國家信息中心預測部副研究員張茉楠文章分析,如何科學理性地看待和測度中國的高貨幣化現象呢?

  本質而言,貨幣供應量是貨幣當局及其金融機構對公眾的負債,因此,貨幣供應的變化很大程度上反映的是貨幣需求的變化。中國改革開放三十多年來,隨著經濟總量的增長,經濟活動對貨幣和相關交易工具的依賴越來越重,導致金融資產規模在經濟總資產中的比重上升。常用的衡量金融深化的指標就是M2/GDP,即廣義貨幣(M2)與國內生產總值(GDP)的比值。這一指標比例反映了一個經濟的金融深度。通常,該比值越大,說明經濟貨幣化的程度越高。

  根據國際貨幣基金組織(IMF)今年公布的數據,今年M2/GDP的比值,美國為0.83,日本為2.40,英國為1.36,盧森堡為4.86,巴西為0.39,俄羅斯為0.45。從統計數據看,各國M2/GDP走勢存在著相當大的差別。比如,美國貨幣化走勢是曲折向下,日本則為直線向上,巴西、俄羅斯這些新興經濟體雖然總體趨勢向上,但不如中國貨幣化率走勢陡峭。從1978年的0.32增長到2011年的1.80,中國的貨幣化率在33年間擴大了近6倍。渣打銀行最新研究報告也表明,目前,在全球廣義貨幣(M2)的存量和增量上,中國均居世界首位。據測算,去年中國新增M2規模在全球占比高達52%。如此的增長規模和態勢,在世界各國經濟發展史上的確是少有的。

  解釋M2/GDP比值水平的國別差異和一國M2/GDP比值的變動,是個非常複雜的問題。原本各國廣義貨幣的統計口徑就不同,這決定了不能簡單作橫向比較。發達國家的金融深化程度較高,金融創新很活躍,一些具有貨幣職能的金融工具並未被統計到貨幣供應量中去,而一些金融市場發達的國家非金融部門除了從銀行系統獲取融資外,還從其他市場獲得大量融資。比如看數據似乎美國M2/GDP的比重較低,但如果納入貨幣市場共同基金等的廣義貨幣M3,比值立馬就會上升;歐元區的廣義貨幣M3包括回購協議、貨幣市場共同基金、2年期債券等。

  當然,就現有統計結果看,中國與主要發達國家貨幣化率的確存在顯著差異,但問題在於,這種差異是量的差異還是質的差異?中國貨幣化過程存在著與其他國家迥異的結構性和制度性基礎,其核心是政府主導要素貨幣化分配,國際資本循環下的“被動創造”以及金融資源配置效率低下。

  中國市場經濟進程有其特殊背景,在漸進改革的市場化進程中,政府通過政策推動甚至主動參與,將自然資源、勞動力、資金、技術、管理等資源和要素不斷推向市場,使得各類資源持續貨幣化。由於中國貨幣供給的內生性,由此帶來大量的基礎貨幣投放,通過貨幣乘數的放大從而拉動較強的貨幣供給。 


【 第1頁 第2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