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台灣論衡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 
貨幣政策應以堅定支持經濟增長為短期目標

http://www.CRNTT.com   2012-06-16 08:46:34  


多年經驗告訴我們,對於中國這樣一個轉型經濟大國來說,經濟增速保持在8%左右是平衡經濟、社會、政治矛盾的最好手段。
  中評社北京6月16日訊/宏觀經濟形勢正在出現新的變化,從國家統計局剛剛公布的4月份數據看,中國經濟正面臨嚴重的下行壓力。CPI同比上升3.4%,但工業增加值只達9.3%,PPT下降0.7%,稅收增幅急速下降僅為2.6%,人民幣貸款新增6818億,M2同比增長僅為12.8%,社會融資規模同期減少了4077億元,外貿出口下降了4個百分點,進口下降了5個百分點,中國已經出現了外需萎縮、內需不振的新情況。

  銀行家發表中國社會科學院金融研究中心副主任王鬆奇文章稱,多年的經驗告訴我們,對於中國這樣一個轉型經濟大國來說,經濟增速保持在8%左右是平衡經濟、社會、政治矛盾的最好手段,一旦經濟增速低於7%,方方面面的矛盾都會激化。經濟保持一個有持續支撐能力的不太低的增長速度,實現充分就業,城鄉居民收入明顯提高,國家財政有充裕的收入來源,城鄉矛盾、中央財政與地方財政的矛盾都會大大緩解,改革開放30多年來的高速經濟增長就是中國始終保持政通人和政治局面的最大秘訣。

  文章分析,在複雜多變的宏觀經濟形勢面前,我們必須清醒地看到:

  (1)始於2008年的全球金融危機並沒有徹底結束,全球經濟並沒有出現一些人醉心宣傳的所謂“V”字形反轉,相反,在美日經濟仍然回升乏力的同時,歐元區主權債務危機正在成為全球經濟復甦的新拖累因素。這個國際背景提醒我們:在今後相當一段時期內,中國都應當以提振內需為經濟引擎,全球金融危機之前那種以外需為經濟增長三駕馬車主力的好日子已漸漸遠去了。

  (2)近三年來對房地產市場的打壓政策和地方政府平台公司的資金限制政策使得拉動經濟的第二駕馬車“投資”嚴重受挫,中國經濟體系目前還沒有生成能對房地產投資和地方政府投資大幅下降產生足夠抵補能力的新投資因素。即便遏制房地產泡沫的方針完全正確,但對地方政府平台公司的投融資支持我們是否已到了應當重新思考的時候?

  (3)中央在《十二五規劃建議》中就提出將提振消費需求作為下一個五年的經濟政策著眼點,但在近一年半的實踐中我們業已看到,中國的消費需求由於種種條件的限制還很難擔當中國經濟增長第一引擎的重任,這不僅由於消費需求受城鄉居民可支配收入增長速度這個硬性條件的限制,還由於中國消費需求擴張的軟環境條件仍有許多待改進之處,與刺激消費需求配套的政策尚有許多缺項。 


【 第1頁 第2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