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美國重返亞洲,對兩岸關係帶來甚麼影響,值得進一步觀察。 |
(二)經濟上的挑戰。雖然ECFA是兩岸經濟發展的大勢所趨,但畢竟還只是一個開端,未來還將面臨諸多挑戰。就目前而言,有兩個問題顯得尤為突出。一是如何將ECFA進一步深化的問題;二是如何處理好台灣與其他國家簽訂自由貿易協定(FTA)的問題。就ECFA議題而言,民進黨一直存有異議,當初甚至試圖以“公投”來阻撓ECFA的簽訂。可以預見的是,未來兩岸在深化ECFA合作的議程上,無論民進黨上台與否,都會繼續製造麻煩,或企圖政經分離,或阻撓合作進一步深化。就FTA議題而言,一直都是兩岸面臨的一個難題。台灣以何種名義與其他國家簽訂自由貿易協定(FTA)雖是經濟領域的問題,但卻不單純是一個經濟問題,因為它涉及到主權國家的問題,涉及到“一個中國”原則的問題。陳水扁執政時期,一度將FTA泛政治化,企圖繞過中國大陸對外簽訂FTA,借拓展國際經濟空間之名,達到拓展國際政治空間之目的。蔡英文所謂的“從世界走向中國”,從經濟領域而言,同樣是要繞過中國大陸對外簽訂FTA,以避免ECFA時代中國大陸的“磁石效應”。在兩岸簽訂ECFA協定之後,大陸對台灣FTA議題的態度是“合情合理對待,務實妥善處理”(注19)。但是,當國民黨與民進黨在“九二共識”問題上無法取得共識的情況下,FTA議題始終是兩岸矛盾的膠著點。兩岸在經濟問題上的矛盾為美國制衡中國找到了“巧實力”的施展點。美國一直通過掌握執行“一個中國”政策的節奏及側重點,從維持中美關係與提升美台“實質關係”的模糊區間中尋求兩面平衡,以實現雙重獲益(注20)。對於以FTA為代表的台灣拓展“國際空間”的議題,美國可能會巧妙地利用“國際規則”,在台灣的“國際空間”與“一個中國”問題上玩弄“擦邊球”,以挑撥兩岸的“敏感神經”,擾亂兩岸深化經貿合作的進程。美國還可能在美日台經貿合作上大做文章,試圖使台灣融入美日經濟體系,以牽制中國大陸經濟的發展。
(三)美台軍售的挑戰。維持兩岸軍事動態平衡是美國的一貫政策。在台海和平現狀不足於引起美國直接軍事介入的情況下,對台軍售是美國“以台制華”或“以台遏華”最直接、最有效的手段。2010年1月以來,美國兩次對台軍售,其頻率之高、數額之大,前所未有。分析這兩次軍售時間,第一次發生在美國總統奧巴馬訪華兩個月以後,第二次發生在美國副總統拜登訪華求中國助其渡過國債危機的一個月之後。這一方面說明,美國在對華關係上的“政經分離”的現實;另一方面也說明,美國對台軍售越來越常態化、越來越我行我素。分析這兩次對台軍售的深層原因:第一,它表明了美國對兩岸關係越走越近的擔憂,企圖通過對台軍售給兩岸關係“降溫”;第二,它是對美國重返亞洲戰略的一個戰略配合或戰略回應,表明美國作為“仲裁者”在台海地區的繼續存在。未來幾年,只要國際形勢有利於美國,在時機適當的時候,美國可能還將再次對台軍售。比如,在美國一任總統卸任前的“間隙期”,甚至還可能會有突破性的軍售。在兩岸關係和平發展的今天,美國不斷加大對台軍售,以及台灣不斷推動對美軍購,不僅說明了美國“希望兩岸關係改善”的虛假性,也說明了兩岸關係改善的表面性及兩岸互信基礎的脆弱性(注2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