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 | |
美國“放水”度危機 中國“蓄水”抗通脹 | |
http://www.CRNTT.com 2011-09-03 08:29:05 |
對於世界經濟形勢,國家發改委的判斷是,從國際看,世界經濟繼續保持復甦,但復甦的進程很脆弱、很不平衡,全球經濟增長出現放緩跡象。美國經濟一、二季度環比折年率分別增長0.4%和1%,均明顯低於去年四季度3.1%的增幅;歐元區經濟增長乏力,日本經濟頽勢仍將持續;新興經濟體和發展中國家經濟增速有所回落。與此同時,刺激經濟復甦政策的負面影響進一步凸顯,通脹壓力持續加大,主權債務問題日趨嚴重。 此外,西亞北非政局持續動蕩,原油等大宗商品價格高位震蕩,特別是近期標準普爾公司下調美國主權信用評級事件引發全球金融市場劇烈波動。這些問題相互交織、相互影響、相互作用,使得全球經濟復甦充滿變數,不確定性、不穩定性上升。 用世界銀行行長羅伯特?佐利克的話說,就是“當前世界經濟處於"敏感階段",歐洲和美國等發達經濟體面臨持續的低增長,需要採取適當政策才能避免經濟二次衰退。” 這個適當政策是什麼?根源是改革歐美傳統的福利制度、改變從政府到民間的超前消費經濟結構。歐美也一直在這些方面進行嘗試,但收效甚微,況且這些改革並非一朝一夕可以實現,也無助於解決當前其經濟衰退的風險。 所以,化解歐美等發達經濟體衰退最現實的方法,依然是推出一輪又一輪的刺激政策,亦即“放水”。 第三,新興經濟體“蓄水”抗通脹。 與歐美發達經濟體面臨的經濟衰退風險不同,新興經濟體需要應對的則是日益高企的通貨膨脹。新興經濟體的通脹狀況取決於全球的利率環境即美國利率,而美國利率又將長期保持在低位。這樣就造成全球負利率由去年4月以來的-0.6%滑至-1.3%。持續負利率加大了貨幣流通的速度,造成全球流動性極度泛濫,並最終那個將流動性推向新興經濟體。 最新的數據顯示,中國前7個月CPI同比上漲5.5%,巴西前5個月通脹率累計達3.71%,印度前5個月批發價格平均漲幅為9.25%,已連續17個月超過8%,俄羅斯5月份CPI同比上漲9.6%。此外,越南等“新鑽國家”也出現較高的通貨膨脹率,國際貨幣基金組織預計越南、印尼2011年通脹率將高達13.5%和7.1%。 為管理通脹及通脹預期,新興經濟體紛紛開始收緊貨幣政策。今年以來,中國央行連續6次提准,三次加息,巴西央行連續4次加息,印度央行更是從去年3月至今已經10次加息。 為了消除物價上漲的貨幣條件,中國自去年以來共12次上調法定存款準備金率,凍結銀行資金大概在4.2萬億左右,而從9月份開始,保證金將納入存准提取範圍,初步測算在8000至9000億元。在20個月的時間里,中國“蓄水”逾5萬億人民幣。而這些資金主要是用於對衝外匯占款。 正是經過了這些努力,8月初召開的央行上海總部年中工作會議才強調,當前貨幣條件正向常態回歸。 |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