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第6頁 第7頁 第8頁 第9頁 第10頁 第11頁 第12頁 第13頁 第14頁 第15頁 第16頁 第17頁 第18頁 第19頁 第20頁 第21頁 第22頁 第23頁 第24頁 】 | |
中評論壇:台灣青年眼中的兩岸關係 | |
http://www.CRNTT.com 2011-06-18 00:33:34 |
張鈞凱:台灣年青人的認同是被塑造的 我先回應一下前面幾位同學所說的。我認為,我們的認同是被塑造的,而非自然而然的。譬如日據時代包括蔣渭水在內,都主張台灣要革命成功,必先祖國革命成功;皇民化時代要離開台灣是非常困難的事情,可是有5萬名台灣青年潛赴祖國大陸參加對日抗戰。在那個時代,台灣人都認為,必須祖國大陸的革命成功,台灣才能脫離日本殖民統治,光復回祖國懷抱,而現在談論這些好像是天方夜譚。 馬政府在政治議題上不應“畏首畏尾” 有關國、民兩黨的兩岸關係政策,我的看法是藍綠根本沒有差別。當前馬政府兩岸政策的指導原則是“先經後政”、“先易後難”,具體實踐在兩岸經貿與民間交流的快速成長。相較之下,其兩岸政策在政治議題上,就顯得“畏首畏尾”,甚至“裹足不前”。譬如在競選期間,馬英九提出與大陸簽訂“兩岸和平協議”的主張,但去年520馬就職二周年記者會上指出“無法預測何時與中國大陸討論和平協議”,此話被媒體解讀為放棄與大陸簽訂“兩岸和平協議”。以及歧視性的“陸生三法修正案”、“中華發展基金”事件,以及“國史館”的“民國百人票選”事件,馬政府雖有雄心壯志為兩岸的政治、就學、歷史與認同等方面做些事情,但只要一面對民進黨、台獨,或是所謂“主流民意”的輿論壓力,不論其考量為何,我們看到的都是退縮與讓步,一挨罵就退縮,無論對或錯。 民進黨的大陸政策邏輯一致就是要“去中國化”等 民進黨的兩岸政策,我認為應該上溯於90年代李登輝時期的大陸政策。無論是李登輝時代的“戒急用忍”、“兩國論”,或陳水扁時期的“四不一沒有”、“制憲正名”,2006年“終統”與“廢統”,又或蔡英文時期的“從世界走向中國”、“和而不同”與“和而求同”,其背後的邏輯是一致的,就是去中國化、脫中國化、建立兩岸“民主心牆”等冷戰思維。 事實上,李登輝自己曾坦言,台灣的“民主化”只是“本土化”的手段。1993年李登輝開始推動台灣加入聯合國運動;1994年發生“千島湖事件”,李登輝批評大陸是“土匪”,這一年,也是台灣民眾“中國人”與“台灣人”認同發生黃金交叉的關鍵年份。1996年李登輝成功推動“總統”直選,並推動鼓吹“台灣魂”的中學“認識台灣”教科書;1999年,由現在民進黨主席、時任“陸委會”主委蔡英文主導的“兩國論”正式出台。回顧20世紀90年代李登輝、陳水扁執政時期,可說是以“民主”為藉口,以達到深化兩岸分斷的目標。 馬英九近期作為值得肯定 藍綠兩黨不支持統一、也沒有台獨,本質很雷同。包括在階級上也無法代表真正的弱勢民意,國民黨如此,民進黨就更不用講了。石之瑜老師曾經提出一個很有趣的說法:“其實在台灣真正的反對黨是中國共產黨”。 儘管如此,我還是要肯定馬英九“總統”,自去年年底至目前為止,他的兩岸與對外政策重新復歸“中華民國憲法”原則。90年代以來,台灣內部儼然形成“民主”與“憲法”的戰爭,最後是民主獲勝了,這樣的民主可以理解為民粹,偏離憲政的正常軌道。 在此基礎上,馬“總統”的“不統”是指“治權不統”,“不獨”則是指“主權不獨”,並且重新回到“憲法”“一國兩區”的定位,也就是“中國等於大陸加上台灣”。這與中國大陸近年來“一中新三句”的“台灣與大陸同屬一個中國”釋放出的善意,形成健康的對話基礎。 |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第6頁 第7頁 第8頁 第9頁 第10頁 第11頁 第12頁 第13頁 第14頁 第15頁 第16頁 第17頁 第18頁 第19頁 第20頁 第21頁 第22頁 第23頁 第24頁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