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台灣論衡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 
治理通脹還需防止流動性結構失衡

http://www.CRNTT.com   2011-06-15 08:29:33  


在通脹與增長之間尋找結合點的貨幣政策,不能僅著眼於對流動性的總量管理和控制。
  中評社北京6月15日訊/全球經濟復甦一波三折,歐債危機還有繼續發酵的可能,美聯儲第三輪量化寬鬆政策的預期正在加強,這為已然非常堅挺的原油等大宗商品價格注入新的上漲動力。對中國來說,這可能意味著輸入型通脹的壓力在可預見的未來難以消除。

  上海證券報發表經濟學博士劉宇文章分析,從國內經濟看,在消費長期受壓後,未來消費需求可能會呈現指數級增加的態勢。這來自幾個方面的變化:首先是收入分配差距有望逐漸下降,這將提高邊際消費傾向,擴大內需;其次,住宅等資產價格在達到高點後保持平穩,對消費的擠出效應逐漸下降;第三,社保強度和覆蓋面均在增加,同樣會推升消費。而在生產能力的成長方面,由於市場化改革相對滯後、資本侵占勞動收入的情況逐漸改善等因素,生產部門吸納資本的能力下降,大量資本可能會轉向財富管理而不是實體經濟。總體看,未來需求曲線外移的速度可能會超過供給曲線外移的速度,從而構成長期的通脹壓力。

  國內消費需求的推動與國際輸入性因素的叠加,配合中國近年間積累起來的巨大流動性,我們卻無法通過長期的經常項目下逆差來平抑物價,因為中國並不具備美國那樣的資本項目下的吸收能力。迄今,央行採取了多種工具收緊流動性來抑制通脹。但相對數量型工具而言,央行在加息方面顯然比較克制。迄今為止,本輪加息周期中一年期定存利率僅上調了100個基點,負利率現象始終存在。估計地方政府融資平台所累積的10萬億債務以及熱錢流入的考慮,可能是央行加息的主要顧慮。

  通過收緊流動性來抑制通脹的做法,建立在這樣一個假設的基礎上,即當市場上的流動性減少後,無論投資需求還是消費需求都會被迫減少。短期來看,這無疑是個救急手段。但投資需求在當期是總需求的一部分,在未來則會轉化為生產能力。因此,收緊流動性,在降低了當期總需求從而緩解了物價上漲壓力之後,也會同時損害未來經濟體系的供給能力,並會加大未來的通脹壓力。 


【 第1頁 第2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