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台灣論衡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 
鄭永年:開放是中國政治改革的生命

http://www.CRNTT.com   2010-12-09 09:17:09  


鄭永年
  中評社北京12月9日訊/“中國社會面臨的一個困局是,儘管越來越多的人認識到政治改革的重要性,但對改什麼、怎麼改缺少基本共識。根據中國文明的特點,政治改革的目標就是要實現開放政治。其中,開放式建黨,建設開放性政黨制度,必然成為政治改革的大趨勢。”《財經》日前登載新加坡國立大學東亞研究所所長鄭永年的文章“開放是中國政治改革的生命”,詳細內容如下:

   在近年來學界和政策界對中國模式的討論中,大多數聚焦於中國經濟發展模式的討論,有意或無意回避對政治模式的討論。不過很顯然,不了解中國政治模式,就很難理解其經濟模式。在中國社會文化形態中,政治因素對中國模式的影響,遠比經濟因素強有力得多。

  實際上,改革開放以來中國所形成的經濟發展模式,是政治推動的結果,政治模式是中國模式的核心。但在對政治模式的討論不能深入的情況下,很難對中國模式有一個比較客觀的認識。缺少對政治模式的認識也是當前中國政治改革不能深化的一個主要根源。

  在不知道政治模式應當怎樣的情況下,就很難明了政治改革應當做什麼、怎樣做。

  中國政治模式的核心,可以用兩個字來概括,即“開放”。人們所說的“開放”,一般指的是向其他國家的開放。但在政治領域,“開放”指的是政治過程的開放,即政治過程向不同社會群體開放。在這個意義上,“開放”又可引申出“參與”,就是社會不同群體參與該政治過程。沒有開放,就沒有參與。

  “開放”與“參與”既是對中國文化環境中傳統政治模式的反思,更是對改革開放以來中國政治實踐的總結。歷史經驗表明,中國政治的興衰和政治過程的開放度緊密相關。當政治開放的時候,社會就有參與的機會,政治就興旺;反之,當政治封閉的時候,社會就變得和政治毫不相關,政治就會衰落。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