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台灣論衡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 
台灣黑道:民主的陣痛

http://www.CRNTT.com   2010-12-05 09:22:12  


 
  她後來回憶稱,自己和丈夫在事發前都注意到房子附近有兩個騎著自行車的神秘男子在到處轉悠,但沒有把他們當回事。事後,美國警方在附近找到了兩輛被丟棄的自行車。

  這兩位騎自行車的神秘男子正是台灣竹聯幫總護法吳敦以及忠堂堂主董桂森。

  五個月前,竹聯幫老大陳啟禮與台灣“情報局”搭上了線,在此之前竹聯幫這個從學生混混起家的幫派因與政府合作而迅速壯大。又過了三個月,陳啟禮已然接下了刺殺劉宜良的任務。兩個月後,被稱為“江南案”的血案發生,轟動太平洋兩岸。

  任務完成,但陳啟禮迎來的不是獎賞而是“情報局”一紙暫緩返台的命令。感到事有蹊蹺的幫主留了個心眼,將案件經過用錄音帶錄下,托人保管。

  果不其然,跨境刺殺美國公民引得華盛頓勃然大怒,面對壓力蔣經國只得對為國民黨賣命的竹聯幫痛下殺手,撇清幹系。陳啟禮、吳敦和劉振南等數百位弟兄身陷囹圄,董桂森則逃亡巴西。數年後,那卷錄音帶曝光,台灣“情報局”頓成千夫所指。又數年後避居柬埔寨的陳啟禮曾恨恨地說道,我為當局做了那麼多,卻被當做夜壺一腳踢開。

  端出“夜壺論”的黑幫老大,陳啟禮絕不是第一個。當年失寵於蔣介石的青幫大哥杜月笙就曾怒斥蔣將自己當做“夜壺”,並最終未隨蔣入台。所以,“夜壺論”背後是黑幫對被政權玩弄的不甘心。既然不甘心,黑便要變白。“江南案”便是台灣黑幫欲將自己“漂白”的第一次嘗試,但功敗垂成,仍只能充當“夜壺”。

  雖說“王侯將相寧有種乎”,但要取而代之,總要選擇適宜的路徑。專制條件下,革命或政變將是不可回避的選擇。但在將“革命常態化”的選舉制度條件下,贏得選票便成為唯一可選的道路。這條路是為政客準備的,黑道走得了嗎?

  黑幫漂白

  看過《艋胛》嗎?如果看過,一定記得裡面的角頭GETA。導演鈕承澤充分研究了台灣的黑道,塑造出不同於陳啟禮那樣的跨地區幫派首領的兼有鄉紳和地方黑社會大哥特點的角頭。他們既是地方一霸,又是秩序的維護者,在極大程度上享受著地方民眾的擁戴。在台中縣便有這樣一位角頭。他叫顔清標,早在1990年時便競選成為台中縣沙鹿鎮埔子裡裡長,成為首批擔任公職的黑道大哥之一。

  蔣經國之後,台灣政黨政治步入活躍期,民眾手中的選票成為所有政治勢力爭奪的焦點。但面對缺少廣泛政治認同的台灣民眾,無論什麼政治勢力都需要尋找素與民眾接觸緊密的“樁腳”。如此一來,遍布城鄉,在最基層維護秩序的黑幫成員們成為許多政客拉攏的對象。越來越多的黑幫開始與政治勢力結合,在選舉中幫助後者搖旗助威,選舉勝利後則論功行賞。顔清標便是一個“樁腳”的角色。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