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台灣論衡 】 【打 印
駐港傳媒流失值得關注 香港關注度下降?

http://www.CRNTT.com   2010-08-22 08:50:31  


據美國《外交政策》公布的一項國際調查,香港被列為全球國際城市第五位。
  中評社北京8月22日訊/“香港要建設成為真正的國際大都會,也應該吸引更多的國際傳媒立足香港。可惜,駐港海外傳媒近年日漸流失,似乎並沒有引起當局注意。”香港《大公報》日前登載文章“駐港傳媒流失值得關注 香港關注度大大下降?”,內容如下:

  “九七”回歸以來,香港特區政府一直強調要建設香港成為與紐約和倫敦同級的國際大都會。因之故,近日著名國際關係雜誌美國《外交政策》公布的一項國際調查結果,可謂為香港打下了一支強心針。根據該項調查,香港被列為全球國際城市第五位,僅次於紐約、倫敦、東京和巴黎,而高過內地的北京及上海,甚至高過多年來的競爭對手新加坡。可以說,這個調查是對政府過往多年努力的一個肯定。

不少傳媒移師內地

  然而,何謂國際大都市?該名詞最初是由蘇格蘭城市規劃師格迪斯於一九一五年提出來,發展至今,並沒有一個公認的定義。坊間大致上認同國際上有代表性的解釋定義有兩種:(一)英國地理學家、規劃師彼得‧霍爾將這一概念解釋為,對全世界或大多數國家發生全球性經濟、政治、文化影響的國際第一流大都市。他認為世界城市應具備以下特徵:通常是主要的政治權力中心;國家的貿易中心;主要銀行的所在地和國家金融中心;各類人才聚集的中心;信息匯集和傳播的地方;不僅是大的人口中心,而且集中了相當比例的富裕階層人口;隨著製造業貿易向更廣闊的市場擴展,娛樂業成為世界城市的另一種主要產業部門。

  (二)美國學者密爾頓‧弗里德曼提出了七項衡量世界城市的標準:主要的金融中心;跨國公司總部所在地;國際性機構的集中地;第三產業的高度增長;主要製造業中心;世界交通的重要樞紐;城市人口達到一定標準。

  由上述兩種定義可以看出,要成為國際大都市,其最大的特點,應該是城市的某項功能不僅在一國之內起影響或控製作用,而且在區域的或世界範圍內能夠起影響或控製作用。這些城市功能包括經濟或產業功能、金融資本服務功能、政治社會交往功能以及文化交流功能等。由此,要理解國際大都市概念的關鍵點,是“影響力”問題,這種“影響力”是奠基在一定軟實力及硬實力基礎上的。換言之,現代的國際大都市應當成為“傳媒之城”,有足夠的經濟及文化等方面影響力,吸引海外傳媒前來報道。

中介角色逐漸淡化

  從這個角度來看,近年香港在吸引海外媒體來港開設辦事處的工作,並不容許我們為香港發展成為國際大都市的前景感到樂觀。根據政府零八年向立法會提交的文件顯示,截至零八年一月一日,只有一百零三家海外傳媒機構設有香港記者站,比一九九七年香港回歸時的一百七十三家大幅下降,顯示香港已不再如以往受到國際重視。

  筆者早前同一名日本媒體駐香港記者交流時,大家對此也深有體會。以日本為例,“九七”前高峰時期,一度有十多家日本傳媒開設香港辦事處。但時至今日,只餘下兩三家。其中《朝日新聞》更選擇委派日本記者到廣州開記者站,香港發生大新聞,才跑到香港採訪。而一向關注香港事務的新加坡,也有媒體將在本月關閉香港記者站。

  外國傳媒機構撤離香港的原因,不少人認為是因為近年在香港辦理進入內地的簽證相當困難,欠缺機動性,不能切合新聞突發性的要求。但最主要的原因,其實還是中國內地逐步開放,香港的地位已經沒有以前那麼重要,無法吸引外國讀者的興趣。外國傳媒寧願跑內地,而不願意在香港開設辦事處。

  近年同香港關係開始好轉的台灣,自從零八年金融危機之後,也有多家台灣駐香港傳媒機構先後撤離香港,其中TVBS和中天電視台均已關閉香港記者站,並裁掉在香港的所有員工。台灣官方通訊社中央社,也大幅裁減一半香港記者站的人手。據台灣記者向筆者說,台灣媒體關閉駐港記者站,除了與台灣經濟不景氣,必須削減開支有關之外,另一個原因可能與兩岸開啟大三通有關。兩岸三通後,台灣媒體去大陸採訪再不用通過香港,令香港的中間人角色逐漸淡化。

  相比之下,“九七”以前,內地只有官方媒體如新華社及《人民日報》在香港開設記者站。但近年內地香港兩地交流日益頻繁,不少內地媒體都有意進軍香港,財經報刊如上海的《證券時報》、《第一財經》、《財經》雜誌,已先後委派記者到香港長期駐點,進行採訪工作。而一些網站如新浪、網易,甚至不少視頻網站,也蠢蠢欲動,要麼在香港開記者站,要麼同本地傳媒合作,互相交換新聞信息。

  一直以來,香港信息流通,科技發達,加上國際間對香港事務十分關注,過往吸引了不少國際通訊社、報章和廣播公司,在香港設立亞太區總部或辦事處;多份區域刊物亦在香港印刷和發行。政府也一直聲稱要將香港打造成為亞洲區內的傳媒中心。近年愈來愈多內地媒體來香港開設記者站,我們當然無任歡迎。但正如港交所近年也開始致力吸引外國企業來港上市,希望交易可多元化,不僅僅是內地企業來港上市。香港要建設成為真正的國際大都會,也應該吸引更多的國際傳媒立足香港。可惜,駐港海外傳媒近年日漸流失,似乎並沒有引起當局注意。

  作者為時事評論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