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台灣論衡 】 【打 印
什麼力量動員了仇恨?

http://www.CRNTT.com   2010-06-14 10:39:47  


有這麽大的仇嗎?民進黨“立委”邱議瑩對國民黨“立委”李慶華(右)老拳相向。(中央社資料圖片)
  中評社台北6月14日訊/法學教授陳長文“什麼力量動員了仇恨?”作者表示:“令我們日感憂心的是,部分政治人物將人身攻擊作為問政的常態,為了用仇恨動員更多的支持,他們必須不斷的在仇恨的語彙上加碼。而也因為仇恨的癮頭漸漸被養大了,要紓解仇恨的情緒,就必須要使用更加激烈的語彙。這樣的仇恨就像傳染病一樣,從政治人物傳染到他們的支持者;從侮辱想要批判的對象,擴及到詛咒他們無辜的家人。”文章內容如下:

  日前友人寄了一篇文章,大意是我會生下一個身心挑戰兒,是因為我很缺德。這位作者不滿我對台聯公投提案的立場,寫了這篇人身攻擊的短文。朋友很生氣,他以為我會比他還生氣。但我的感覺是:遺憾與沉重。

  遺憾與沉重倒不是來自於這位作者對我的侮辱或人身攻擊。而是來自於,他是在什麼樣的情緒之下寫出這樣的文字,又是什麼樣的環境讓他產生了這樣的仇恨,必須採取這樣的方式宣洩?我不能認同他的作法,倒不是因為受他侮辱的是我和我的家人,而是因為他踰越了待人論事的最基本尺度,這樣的發言,放在任何人身上我都無法認同,而我相信,大多數的人也都無法認同。

  但我心中浮起的另一個問題卻是,這是少數個案,還是已變成一種社會的現象?如果是後者,那麼我們的社會怎會讓這樣的仇恨如此蔓延?

  令我們日感憂心的是,部分政治人物將人身攻擊作為問政的常態,為了用仇恨動員更多的支持,他們必須不斷的在仇恨的語彙上加碼。而也因為仇恨的癮頭漸漸被養大了,要紓解仇恨的情緒,就必須要使用更加激烈的語彙。這樣的仇恨就像傳染病一樣,從政治人物傳染到他們的支持者;從侮辱想要批判的對象,擴及到詛咒他們無辜的家人。

  漸漸的,在仇恨的社會氛圍中,不同立場者間,開始出現一種“天使與魔鬼”的心理暗示,自己支持的政治人物或立場一定是天使,對方則必然是魔鬼。而對魔鬼的任何羞辱與攻擊,都是“正義”的。

  民主意涵之一,就是多元。所謂“多元”價值,並非人人有不同的想法的“形式”,而是人人可以接受別人與自己擁有不同的想法,擁有尊重他人立場的雅量。

  就如同台聯公投案,我提出了我的法律意見,也就代表我不怕面對所有的理性檢驗。而對反對我的意見的人,我不一定會被他們說服,但我會尊重他們的不同。

  當這樣的尊重與雅量不存在,替而代之的是侮辱、是仇恨時,我們難道不該警省,我們的民主面對了多大危機嗎?

  對這位作者,我一方面不能接受他的作法,因為他的“缺德報應說”侮辱的包括其他身心挑戰的孩子和他們的家長;但另一方面,我也同情這位作者,他終究也只是另一個被仇恨動員的人;而更重要的是,我也希望這樣的個案,可以讓我們進一步反省,是什麼力量,動員了這些仇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