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台灣論衡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 
從張居正的悲劇看權力的腐蝕性

http://www.CRNTT.com   2010-05-16 08:49:48  


 
  為了實現“治國平天下”這種在儒家價值體系內無比正面的目標,卻必須不擇手段甚至用下流無恥的手段,這是張居正和不同時代近似張居正的名臣無法繞開的悖論。要成為首輔,成為除萬歷帝外大明朝最高權力掌握者,他巴結正派儒生瞧不起的大太監馮保,並用極不光彩的手段排斥了高拱。而掌握大權後,為了使自己的新政雷厲風行地推行下去,他自我擴權,改變了帝國沿襲二百年還算完備的監察制度,將自己和內閣超脫於監察體系之外。這樣做,固然提高了行政效率,短時間內使帝國增加了財富,提升了國力,但加強了內閣首輔的集權,破壞了有限的權力制衡。這種近似飲鴆止渴的改革,其下場必然是人亡政息。而當他成為帝國實際的掌舵人,用霹靂手段報復了那些說三道四的文官後,靠個人的道德自律是不可能抵禦權力的巨大腐蝕的。天下百官巴結逢迎張首輔手法層出不窮,無所不用其極。他的父親在世時,地方官想方設法送錢、送田土給遠在湖廣的張老太爺;一位縣令為了討好他,送了一條玉帶給張居正,張居正感嘆道:這樣的玉帶哪能是一個知縣能擁有的?連最高統治者萬歷帝,因為要仰仗他,也拿帝制時代最為嚴肅也最為公平的科舉送人情,對張居正說:“先生功大,朕無以為酬,看顧先生的子孫便了。”公然破壞回避原則,讓張居正任閱卷官,並欽點其兒子成為狀元。而張居正死後,萬歷帝對張居正一家進行殘酷的報復,這種牆倒眾人推的悲劇,亦是皇權政治制度下的常態。權力通吃,所有人都可能成為受害者。當掌握權力的人在位時可以去傷害別人,當其喪失權力時,自己和家人受到傷害也不會有公平的救濟渠道。

  《張居正大傳》的作者朱東潤以同情的筆調為居正“辯護”:“明朝的政治,充滿無數腐化的因素。現代認為不應存在的事實,在當時只是一種習慣。最痛苦的是在未經指摘的時候,儘管認為習慣,但是一經指摘後,立刻又成為貪污。因此從事政治生活的人,隨時隨地,都受著物質的誘惑,也就隨時隨地,會蒙到仇敵的指摘。”

  在張居正所處的時代,像海瑞那樣的官員是異類,也只可能成為帝國作為教化百官的“道德標杆”,而不可能掌握真正的權力。而張居正那樣真正掌大權的人,所作所為必然和儒家所標榜的道德觀背道而馳。“以孔孟之心,行曹劉之術”,或許是儒生要實現抱負的無奈之舉,但誰又能說它不會成為推卸道義責任的話呢?而當只要目標正確,過程可以充滿血腥和邪惡的價值觀被廣泛奉行時,誰能保證所有的罪惡不假正義之名出現呢?

  張居正的悲劇不但證明了“絕對的權力導致絕對的腐敗”這一政治學規律,同時也能說明儒家試圖用道德教化來建立一種理想國的艱難。因為僅僅靠聖人的教化、明君的自覺、清官的表率、能吏的勤政,不可能從根本上解決權力逐利的本性。

(作者十年砍柴系知名網絡評論人士)


 【 第1頁 第2頁 】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