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台灣論衡 】 【打 印
瘋狂創業板盡顯國人賭性

http://www.CRNTT.com   2009-11-04 10:19:26  


昨日,28只創業板個股除吉峰農機外,其他27只均以跌停價開盤
  中評社北京11月3日訊/《上海商報》今天刊登中國社科院金融研究所研究員易憲容的評論文章“瘋狂創業板盡顯國人賭性”,作者表示,“中國的創業板市場需要的是一個公開、透明、公平、公正地給有成長性的高科技企業提供便利融資的市場,而不是一個暴炒的‘賭性’十足的市場。只有這樣才能鼓勵更多的企業進行科技創新,鼓勵更多的資金流入這些有成長性的高科技企業,以此來促進中國經濟轉型與健康發展。如果不是這樣,中國創業板的啟動也就意味著它的結束。這其中有很多深層次的問題,並非僅是模仿美國納斯達克的一個外殼就能夠成功的”。文章內容如下:

  昨日是創業板上市的第二天,震蕩十分劇烈,早盤除吉峰農機外,全線跌停開盤。由於吉峰農機開盤後快速上攻,強勢衝上漲停,使得其他27只個股紛紛打開跌停,包括上周五漲幅最高的金亞科技。但好景不長,隨後又集體回落,又大面積回到跌停板,特別是到了午後,兩市主板火爆,滬深兩市分別大漲80點和400點,而創業板卻逆勢下跌,截至下午收盤,有20只個股跌停,比中午收盤的6只多了14只。這說明在主板行情火爆的情況下,資金加速從風險較高的創業板撤出,回流進主板市場。

  中國創業板市場於10月30日啟動。在啟動之前,監管當局可謂是作了十分周密的部署,也制定了不少保證其市場能夠健康發展之規則。但是,實際的結果與監管層所希望的差距很遠。當天,首批28家上市公司遭到“暴炒”。其中,20只個股遭遇二度停牌,金亞科技被三次喊停。在高達57倍PE發行的情況下,30日收盤時,28家公司平均市盈率高達111倍,令英國創業板12倍PE與納斯達克26倍PE相形見絀,風險之高無以複加。更驚人的是首日平均換手率高達88.73%,中國創業板的炒作已經到了十分“瘋狂”的地步。

  而且這種十分的“瘋狂”基本上來自個人投資者。有調查機構的數據顯示,30日機構投資者累計買入創業板股票1142.9萬股,占市場比例僅2.63%,其中證券投資基金、社保基金、保險等未入市。參與買入的個人投資者賬戶多達25.26萬戶,合計買入4.23億股,占市場97.37%。其中買入股數在5萬股以下的戶數占比多達99.56%,買入股數在1萬股以下的戶數占比97.22%。為什麼賭場能夠在澳門繁榮,可能與國人“賭性”有關。而創業板的啟動更是把國人的“賭性”表現得淋漓盡致。

  現在我們要問的是,難道中國就是要開啟一種“賭性”十足的創業板嗎?如果是這種“賭性”十足的創業板,那麼這種市場能夠存繼下去嗎?如果不能夠存繼下去,其結果又如何?如果能夠存繼下去,其意義又何也?

  我多年前就不太同意中國貿然上創業板,以為中國的主板市場都能夠大炒特炒,那麼創業板啟動,一定會炒翻天。而且就他國的經驗來看,除了美國納斯達克市場之外,世界各國開設的創業板市場大多以失敗告終。即使如中國香港10年前設立的創業板,也由於過度暴炒,企業並沒有高成長性等原因,而成為“雞肋”。因此,在中國內地既有的基礎制度下,要想發展起一個如美國納斯達克那樣的創業板市場是難上青天。10月30日的實際結果表明,比我之前估計的風險還要勝十分。所以,早些時候,不少投資者問我,他們要不要進入創業板市場,我就告訴他們,這個市場啟動一定會風高浪急,個人投資者進入要十分小心。如果中國的創業板是一個“賭性”十足的市場,那麼這個市場要想存繼下去是不可能的。因為,最後一定會導致絕大多數投資者遠離這個市場。

  可以說,創業板開啟的核心就是如何通過證券市場給一些有成長性的高科技企業提供一個便利的融資平台,以便鼓勵它們及更多的企業進行科技創新,鼓勵有更多的資金流入這些有成長性的高科技企業,以此來促進中國經濟轉型與健康發展。但是,中國首批28家創業板企業儘管覆蓋了製造業、服務業、醫療健康、IT、農業和互聯網等10類行業,但與美國納斯達克的中小企業的高科技特征差距甚遠。當然,我們並非要求這些企業每家都將成為“微軟”類的企業,但是它們至少要給投資者“高風險、高成長”的希望。但實際上,這些企業或這些企業管理層並非如此,他們所希望的就是如10月30日這樣的股票“暴炒”,就是讓其企業上市及管理層一夜暴富。

  因為,在中國現行的證券市場的基礎制度下,公司上市的目的不是給投資者提供好的投資回報,而是如何在股市上圈到錢。哪家企業能夠在市場上圈到錢,這家企業就算成功。在這種情況下,無論是機構投資者還是個人投資者,它們進入市場除了炒作獲利之外,能夠保證其利益的機會不多。因此,創業板開啟,有這樣好的炒作條件,投資者大賭一把也是十分正常的。

  當然,在創業板開啟之前,監管層出台了不少保證創業板市場健康發展的規則與條例,也頻頻告誡創業板市場不要暴炒。但創業板發生的事情並不如人願,何也?這裡存在不少深層次的問題。比如,政府對股市的隱性擔保。在政府對股市隱性擔保下,政府對股市的干預就不可避免,有效的市場定價機制也就無法形成。有媒體報道,在這28家上市公司中,不少私募基金在公司上市後,達百分之幾百的盈利,而且是在短時間內獲得的。這些私募基金真的有如此的火眼金睛?如果是這樣,那當然是好事,是有利於國內創新企業的發展,但是實際上並非如此,其幕後的原因外人無法知道。其實,其幕後最為根本的原因還是政府的干預過多及影響過大,從而為這些人尋租創造了空間。如果中國創業板市場不從這些基礎性制度入手進行改革,要想避免“暴炒”是不可能的。

  總之,中國的創業板市場需要的是一個公開、透明、公平、公正地給有成長性的高科技企業提供便利融資的市場,而不是一個暴炒的“賭性”十足的市場。只有這樣才能鼓勵更多的企業進行科技創新,鼓勵更多的資金流入這些有成長性的高科技企業,以此來促進中國經濟轉型與健康發展。如果不是這樣,中國創業板的啟動也就意味著它的結束。這其中有很多深層次的問題,並非僅是模仿美國納斯達克的一個外殼就能夠成功的。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