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台灣論衡 】 【打 印
俄羅斯模糊外交 中國應警惕

http://www.CRNTT.com   2009-10-19 11:02:56  


今天俄羅斯人的“模糊外交”戰略已達到爐火純青的程度
  中評社北京10月19日訊/《廣州日報》今天刊登評論員趙海建的文章“中國應警惕俄羅斯模糊外交”,文章表示,“俄羅斯人對華採取‘模糊外交’戰略,有冷戰後受西方推行的北約東擴、顔色革命、導彈防禦系統等措施擠壓的因素;從深層看,還在於其對華缺乏應有的政治互信。中國應該摒棄根深蒂固的‘一好百好’外交習慣,對俄羅斯推行更為現實和理性的大國利益外交可能是最好的選擇”。文章內容如下:

  在《建國大業》中,我們會發現一件有意思的事:當中國人民解放軍開始進行渡江戰役的時候,支持國民政府的美國駐華大使司徒雷登留在了南京,而與中共政權關係密切的蘇聯大使館卻早已隨國民政府遷到了廣州。蘇聯人的意圖不言而喻,那就是在國共政權之間搞某種“平衡”,以便使自己的利益最大化,這就是左右逢源的所謂“模糊外交”。

  如今,新中國已建立60周年,中俄建交也已60周年。當年的蘇聯早已解體,新型的、非基於意識形態的中俄關係已成為當今國際社會最重要的雙邊關係之一。本月12日至14日,俄羅斯政府總理普京對中國進行了為期3天的正式訪問,與溫家寶總理舉行了中俄總理第十四次定期會晤,並簽署了40多億美元的合同。可以說,兩國關係又上了一個新台階。

  但人們發現,今天俄羅斯人的“模糊外交”戰略已達到爐火純青的程度。雖然兩國簽署的協議中包括引進中國資金、開采俄羅斯遠東及西伯利亞石油以及俄羅斯在20年內通過輸油管向中國供油等計劃,但為阻止所謂的中國影響力,普京一直主張限制向中國人發放俄羅斯遠東入境簽證,並於今年6月關閉了華商最為集中的莫斯科切爾基佐夫斯基大市場。

  就在普京訪華期間,俄羅斯人也順便在中美之間搞起了“模糊外交”。顯然,俄羅斯人迫切需要中國投資,但他們並不急於達成交易。相反,他們謹慎地盤算怎樣才能利用自己的資源,既達到經濟目的,又達到政治目的。13日,中俄簽署了《關於俄羅斯向中國出口天然氣的框架協議》,雖然規定了天然氣的輸氣量和東西線方案,但並未涉及價格問題。普京在面對中國媒體聯合採訪時指出,“俄中合作可以說是維護世界穩定最重要的基石之一”。有別國媒體表示,普京似乎在暗示中國:與俄羅斯達成高價能源協議,將有利於鞏固遏止美國全球霸權的中俄夥伴關係。而與此同時,梅德韋傑夫12日在與美國國務卿希拉里會晤時說,俄美合作“正邁向新的高水平”,雙邊關係“獲得了新動力”。

  事實上,俄羅斯人對華採取“模糊外交”戰略有其歷史上的心結。冷戰結束之後,俄羅斯並未被西方所接受,反而為西方推行的北約東擴、顔色革命、導彈防禦系統等措施所擠壓。為此,俄羅斯開始採取向東方傾斜的“雙頭鷹”戰略,並最終與中國一起構建了“戰略協作夥伴關係”。可以說,中俄之間的合作關係是西方遏制和脅迫下的結果,由此決定了兩國關係受制於外部環境影響的脆弱性。例如,在拖了10年的遠東輸油管道問題上,俄羅斯一直利用“安大線”和“安納線”的中日之爭待價而沽,似乎一定要把管道的外交潛能發揮到極致。

  從深層看,俄羅斯人對華採取“模糊外交”戰略,還在於其缺乏應有的政治互信。隨著中國國力的提升,對中國發展過快的不安屢屢在俄羅斯時政媒體和民間有所發酵,近期傳聞的所謂中國租用海參崴的消息就在中俄兩國間掀起不大不小的波瀾,以至於中國官方不得不站出來辟謠。

  對中國人而言,應該摒棄根深蒂固的“一好百好”外交習慣,對俄羅斯推行更為現實和理性的大國利益外交可能是最好的選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