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台灣論衡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 
中國不比武 美暗防路線失效

http://www.CRNTT.com   2009-08-23 00:30:31  


 
  根據沈大偉的分析,即使美國把中國當作“利益攸關者”,仍然有很多人(多半在國防部中)認為中國急切向軍事強國方向發展同時又缺乏透明度、使人弄不清中國軍事現代化的意圖,所以必須“暗防”。美國這個對華“暗防”路線是決定於美國的龐大軍事預算、項目、機制結構、全球分配的。奧巴馬政權承繼了這一切,想要改變也一時改變不了。

  美國在國際政治發展中對華衝突的傾向也源遠流長,先當國務卿再變成第六任總統的亞當斯就大力支持英國對華的“鴉片戰爭”,美國也參加了“八國聯軍”侵佔北京。五十年代的“朝鮮戰爭”,中美兩國都是被動捲入的,但此後雙方形成嚴重對峙。中國搞原子彈時,美國掀起強大的仇華言論,關係也緊張到如箭在弦。從那時至今,美國劫持了台灣局勢,使得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六十年仍然沒有領土主權完整。

  我們應該以整體觀念來看美國對華“親善”與“暗防”兩條路線之間的互相制約與消長。“親善”路線越增長,“暗防”路線就越減弱,反之亦然。七月廿七、廿八日在華盛頓舉行的美中戰略與經濟對話,“親善”的氣氛很濃,國際輿論大談“G2”(美中兩巨頭會合),甚至“Chimerica”(中美大同),“暗防”的聲音被淹沒。估計今年下半年奧巴馬總統訪華,又會形成另一次“親善”高潮,如果中國趁此機會順水推舟,更可起到大大削弱美國對華“暗防”路線之效。

  也要以發展的眼光來看,現在是後冷戰、和平時代,“暗防”不等於美國準備對華作戰,也不能說美國把中國定位為“潛在的敵國”,“明槍”挑釁不會有,“暗箭”也不一定放。在里根總統時代,美中軍方的合作交往很多(主要為了共同對付蘇聯),在老布什及克林頓總統時期仍有一定的連續性。小布什第一任時,國防部長拉姆斯菲爾德一度切斷美中軍事交往,隨後又逐漸恢復起來。今年二月美國國務卿希拉莉.克林頓訪華宣佈了奧巴馬政權將會拓寬美中兩國戰略合作的領域,包括雙方安全合作、共同對付朝鮮與伊朗、聯合打恐以及軍事交流。一些美國專家,包括“新美國安全研究中心創始負責人坎貝爾Kurt Campbell、布魯金斯研究所日本專家邁克望月Mike Mochizuki、哈佛大學退休教授傅高義Ezra Vogel、沈大偉等,極力推動美-中-日三國戰略合作,現在也有進展。

  針對這一新形勢,中國在認識上與輿論導向上應該積極推進中美“親善”,避免“中國威脅論”的探討。中國在國防現代化過程中也要韜光養晦、不逞強、切忌與美國“比武”,要增加透明度,使人信服中國“和平發展”的意圖。只有這樣,美國對華“暗防”路線才會徹底崩潰。(作者為旅美教授)


 【 第1頁 第2頁 】